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5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21
    -0.0007 (-0.08%)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414
    +0.0008 (+0.01%)
     
  • 英鎊

    9.8700
    -0.0060 (-0.06%)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227.82
    -600.40 (-0.85%)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魑魅魍魎|毋忘私院拒收病人 淪為行過寵物|中環十一少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上場後腦洞大開,遇神殺神,既然如此,特意提醒他一下香港私家醫院幾個月前在疫情期間,一度被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兩會」點名痛斥,還望日後記得審視一下。

話說在第五波疫情嚴峻之際,私家醫院一度「拒載」,引起全城公憤,但願盧寵茂新官上任,可以一再覆盤,探究到底誰是誰非。歸根究底,雖然私人機構可以唔買政府的賬,但不少香港私家醫院又攞着慈善機構的身份去做生意,非牟利的,不用交稅不用給差餉,所以政府對他們有公眾責任的期望是合乎邏輯的。

省點功夫,直接拆解一下私家醫院背後勢力,一看就見到,原來盡是財閥、毋須交稅的西方「慈善機構」。根據衞生署網站顯示,香港總共有12間已註冊的私家醫院,而由中文大學醫學院營運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亦已在2021年投入服務。


從上表可以見到,絕大部份私家醫院竟是由西方教會所營運,包括:

1. 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2家):聖保祿醫院、聖德勒撒醫院(法國醫院)

2.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2家):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港安醫院 – 荃灣

3. 香港明愛(1家):嘉諾撒醫院、寶血醫院(明愛)

4. 香港浸信會醫院(1家):香港浸信會聯會

5. 美國基督教播道會(1家):美國基督教播道會

至於明德國際醫院雖說是私家醫院,但實際上建立按創辦人Granville Sharp當年訂立的遺囑,列明以亡妻之名成立醫院服務病人,而醫院亦免費醫治病患者,因醫院在戰時損毀,只是在1951年,醫院重建並重新開放為所有病人提供服務,這時醫院才開始收費,但實際上也是慈善性質。

廣告

至於餘下3家醫院均由華人興辦,但均為牟利用途,其中:

1. 養和醫院:最初為具慈善性質的養和療養院,在1922年,原址在愉園遊樂場,1925年因山泥傾瀉,受到嚴重破壞,由李樹芬醫生接手,正式被委任為養和的院長及董事會主席,同時領導受山泥傾瀉嚴重破壞的重建及擴展計劃,同時,養和療養院易名為現時的養和醫院,並發展成現在的養和醫療集團。

自此即開始李樹芬家族的控制,至今已近100年。經過多年擴張後,養和醫院已擴建成兩座大樓,面積達65萬呎,並在筲箕灣投入18.75億購買了川匯中心及東都中心,並加入重建,成功設置了東區醫療中心,至於附近新醫院及質子治療中心亦快將建成,面積亦超過21萬呎。

2. 仁安醫院:由「四叔」李兆基私人的恒基兆業於1982年,獲政府批地,直至1994年才正式建成,投資額約4億元,但根據審計署2012年的報告,雖然批則時是最多興建600張病床,但最低要求只需要興建200張,至於最終也只是符合最低規定,只是用了批地的54%,餘下46%未用土地的為停車場。根據院方說法,由於當時私營醫療用途不大,故只是興建最低要求,且早年業務每月也有幾百萬虧損,均由李兆基支付。

2004年,仁安醫院宣佈擴建4層,增加100張病床,在2008年完成,時補地價6.1億,同時恆基地產(012)支付醫院約2至3億,把未用的46%停車場改建成住宅名家匯,最終套現35億元,獲利23億元。2015年,仁安醫院針對香港私家醫院業界服務供不應求,仁安醫院計劃在餘下停車場位置興建一座樓高30層至36層的大樓,屆時病牀數目將會由現時的330張增加至最多580張,但現在仍然沒有太大動靜。


3. 港怡醫院:原址為南風臨時房屋區,於1990年代初期被清拆後,香港政府將其改為作為私家醫院用地,於1995年批准予一個加拿大財團,然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建院計劃胎死腹中,地皮遂閒置了超過10年。

直至2012年4月,香港政府推出兩幅私家醫院用地招標,其中一幅用地即為黃竹坑的私家醫院用地,其後獲新加坡醫療保健公司百匯班台(Parkway Pantai Limited)和新創建(659)分別佔股60%及40%投得,投資額預計為50億元,並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作為醫院的臨床合作夥伴,其後醫院2017年3月21日正式啟用。


根據新創建的年報及中報,至去年底止,經常使用的病床數量為238張,於去年下半年平均使用率為64%;該醫院歷經幾年的除稅項、利息、折舊及攤銷的虧損後,收入不斷顯著增長,去年下半年門診病人數量按年增加49%, 住院病人數量按年增加20%。於2021年5月以來已實現EBITDA收支平衡後,一直保持EBITDA盈利。

最後推介一下,英文書 "What Money Can't Buy"值得深思,作者提出很多例子,從唔同價值觀(實用主義、人道主義、資本主義)去分析,何謂應有之義。


中環十一少

https://www.patreon.com/11mister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