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期指未平倉合約減少42167張至44183張
<匯港通訊> 6月期指未平倉合約上一個交易日減少42167張至44183張;7月期指未平倉合約增加34463張至119962張。
越秀地產上半年盈利按年跌近26%,跌至17.1億元人民幣,派中期息每股31.9港仙,按年跌2.1%。派息總額約佔核心淨利潤40%,派息比率和去年保持一致。 盈利下跌,主要由於人民幣匯率波動產生淨匯兌損失,及投資物業評估淨跌值所導致。期內核心淨利潤升1%,升至21.3億元。 上半年營業收入升29%至312.9億元,毛利率約為21.2%,按年跌5.6個百分點。累計合同銷售金額489.1億元,上升3.2%。合同銷售均價上升4.2%。至6月底已售未入帳銷售金額1563.5億元,上升3.8%。 截至6月底,集團「三道紅線」保持「綠檔」達標,剔除預收款後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分別為69.4%、59.7%和1.45倍。
網易上半年歸屬於公司股東持續經營淨利潤90.6億元人民幣,按年升近14%;經調整盈利105.3億元,按年升13%。上半年收入467.1億元,按年升14%。 單計第2季,歸屬於公司股東持續經營淨利潤46.7億元,按年升近32%,按季升6%。經調整盈利54.1億元,按年升約28%,按季升近6%,高過市場預期的46.9億元。 上季收入231.6億元,按年升13%,按季跌近2%,高過市場預期的227.4億元。當中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淨收入181.4億元,按年增加15%,按季跌近3%。
8月期指結算價19734點,跌172點,低水30點;9月期指結算價19660點,跌179點,低水104點。8月國指期貨結算價6695點,跌63點,低水5點。
多間歐美企業因俄烏戰爭而撤出俄羅斯,令當地衍生出不少新品牌。繼早前當地麥當勞變成「Vkusno&tochka」、並驚現「發霉漢堡」後,星巴克(Starbucks)亦將以新名稱「Stars Coffee 重新開業。 據外媒報道,位於莫斯科的「Stars Coffee 門店計劃於當地時間星期四(18日)開業,並推出一些新的周邊商品,例如是印有新圖騰的棕色衛退等,希望令懷念星巴克的老顧客回流。 至於新標誌是一個戴着俄羅斯傳統頭飾「kokoshnik」的女孩,取代原來品牌的標誌中類似美人魚的形象。 公司今年7月已易手 資料顯示,星巴克在2007年起於俄羅斯開展業務,在當地累計擁有130家門店,今年3月時宣佈受西方對俄制裁影響,暫停在俄所有商業活動,其後在5月宣佈決定退出市場。 今年7月時,俄羅斯說唱歌手兼企業家Timur Yunusov宣佈,與餐飲公司Pinskiy & Co創辦人Anton Pinsky合作,收購及接管星巴克在俄所有資產,並與2,000名員工簽訂僱用合約。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
工信部周三下午召開部分省市工業經濟形勢分析視頻會議稱,當前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要圍繞政策落實和擴大需求,著力挖掘市場需求潛力,推動重大投資項目盡快形成實物量,引導擴大汽車、家電、綠色建材等大宗商品消費需求。工信部官網刊登會議新聞稿指出,要把穩增長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持續釋放政策效應:要持續抓好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保障。落實好各地出台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指引),指導、保障企業穩定生產。工信部表示,要圍繞紓困幫扶和環境優化,在保市場主體上下更大功夫,針對企業反映的涉企亂收費、亂罰款和拖欠賬款等問題加強清理整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工信部
太平洋房屋今 (18) 日於台中長榮桂冠舉辦全台「2022 太平洋房屋店東長群英會」,群英會共召集了加盟店近 200 位店東長齊聚一堂,以「永續發展、創新經營」爲主題。
外電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石油(00857)在油價年初升至高位的背景下,正在考慮將其銷售業務分拆上市。該知情人士稱,中石油母公司中石油集團正與一些外部顧問就此事進行商討。前述銷售業務包括成品油銷售及遍布全國的加油站網絡等子業務,年收入逾2萬億元人民幣。知情人士並指,油價今年上半年大漲促使中石油考慮將銷售板塊的價值變現,但此項考慮尚在非常初步階段,且由於業務結構複雜目前未形成任何最終決定。目前也不清楚拆分涉及的具體資產範圍。 (BC)#中石油 #油價 #分拆
期限 金額 最高利率% 最低利率% 平均利率% 隔夜 50,050 0.310 0.304 0.306 1週 36,510 0.910 0.425 2週 12,118 0.930 0.543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多重不利因素致令市況轉淡,加上適逢息口趨升,二手業主賣樓變得被動,拖低物業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料短期後市仍未見底。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2022年7月份全港1607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賬面獲利個案共1486宗,佔比達92.5%,較前月回落0.7個百分點,屬2010年三月以來的149個月(即近12年半)新低。數據又顯示,今年7月份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只有58.7%,按月大減6.2個百分點,連跌兩個月,且為2016年六月以來的74個月(即逾6年)新低。7月份,賬面獲利1倍或以上的轉手個案佔整體二手私宅買賣比例為39.4%,按月跌1.7個百分點,共錄633宗;至於賬面錄得虧損者有105宗,佔比按月增至6.5%,為近12年半以來的按月新高;而平手的個案則有16宗,佔比亦增至1.0%。陳海潮指出,踏入第三季後,市場充斥利淡因素,包括美息上調幅度及速度較預期快,令本港短期內加息壓力急增,此外大量新盤以低價搶佔二手市場購買力,加上疫情反覆趨升,而且時有急走蝕讓的移民盤出現,均令二手市場增添壓力。依上述利淡因素未有轉機的情況下估計,料8月份私
由澳洲領頭、今年包括印太國家及北約成員國共17個國家參與的大型空中聯合軍演,將於本月29日起舉行,為期逾一周,南韓將首次派兵參與。是次名為「漆黑2022」(Exercise Pitch Black 2022)的空中聯合軍演,參與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印度、印尼、日本及南韓等,本月底至9月7日在澳洲舉行。南韓將首次派出空軍參與,6架 KF-16 戰鬥機已經出發前往澳洲達爾文空軍基地,另外1架KC-330 空中加油機,以及約130名官兵亦將參與,期間將利用 KC-330 首次執行空中加油任務。澳洲空軍表示,是次軍演目標是透過多國進行互動操作及了解,提升地區安全,同時確認澳洲與各國堅實的關係,及對地區安全的重視,並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的聯繫。「漆黑」多國聯合軍演每兩年舉行一次。南韓在2010-2018年期間共5次以觀察員資格參加演習,今年則首次派兵參與。 (BC)#17個國家 #大型空中聯合軍演 #南韓 #澳洲 #美股
據港交所(00388)權益披露顯示,澳博(00880)主席兼執行董事何超鳳在本周一(本月15日)以每股平均價2.9港元,增持該公司958萬股,涉資2778.2萬港元。完成後持股由0.13%增至0.3%。此外,澳博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蘇樹輝在上周五(本月12日)及本周一分別減持澳博約126萬股及約2874萬股,每股平均價分別為2.8923港元及2.9港元,合共套現約8699萬港元。完成後持股由3.31%降至2.79%。 (BC)#澳博 #何超鳳 #蘇樹輝
吉利汽車表示,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及電池價格上漲、全球晶片供應短缺無紓緩跡象,下半年銷售及盈利都有壓力,不過內地推出多項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加上更多新能源車型推出,需求有望回暖,會致力實現全年銷量165萬輛的目標,按年增長24%。 吉利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淦家閱表示,4-5月的供應鏈半停滯,對汽車業有很大衝擊,但集團供應鏈國際化,有寶騰及沃爾沃汽車的供應鏈協同;而核心零部件層面,特別是晶片,已經與很多原廠達成數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亦會透過數字化識別風險,加強國產化及自行研發等應對問題。 董事長安聰慧則指,供應鏈已見改善,目前智能電動品牌「極氪」,訂單量多於交付量,預計8月表現會更好,下季度月均交付有望過萬輛,維持全年交付7萬輛的目標,相關品牌毛利率有望提升。 集團又指,7月的新能源車銷售佔比已達26%,期望下半年逐步提升至30%以上,明年提升至50%以上。
越秀地產(00123)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林昭遠在業績記者會上表示,爭取完成全年銷售1235億元人民幣目標,計劃加強銷售回款,有信心達成全年經營指標,下半年將利用數字營銷平台,做好線上線下精準營銷,此外,他澄清,越秀地產沒有參與中國恒大(03333)項目的併購活動,亦稱看好長遠本港發展前景。(RH)
福布斯中國今日(18日)公佈「2022福布斯中國最佳CEO」排行榜,內地電動車龍頭、比亞迪(1211)創辦人兼CEO王傳福奪得冠軍;寧德時代曾毓群排名第二;隆基綠能李振國排名第三,這3名CEO分別來自新能源汽車製造、電池和太陽能單晶硅光伏產品製造行業。至於位列第四名的是網易(9999)首席執行官丁磊。 成功抵禦供應鏈危機 福布斯稱,比亞迪今年3月宣佈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全面專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業務。在全球石油價格飆升,國內造車新勢力受困於供應鏈危機之際,比亞迪最大化抵禦行業不可抗力,實現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64萬輛,超越2021全年銷量。資本市場上,比亞迪股價連創新高,突破萬億市值,助推王傳福登上榜首。 另外,作為工程師類型的CEO,王傳福為比亞迪搭建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和汽車半導體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為公司迎接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而且為應對疫情來的供應鏈危機取得機會。 50位上榜者平均54歲 福布斯提到,今年排名前三的CEO分別來自新能源汽車製造、電池和太陽能單晶矽光伏產品製造行業。碳中和轉型已成為世界各國為數不多的共識和戰略目標,中國企業在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上下游產業的深耕與積累,其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創新力,正幫助他們迅速崛起,佔據行業主導地位。 與去年相比,50位上榜者的平均年齡沒有變化,為54歲。除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外,來自化工和高端智能制造領域的CEO佔比上升。至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助推三位能源行業CEO入選。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