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69
    -1.25 (-7.38%)
     
  • 富時100

    8,044.81
    +20.94 (+0.26%)
     
  • 紐約期油

    83.53
    +0.17 (+0.20%)
     
  • 金價

    2,336.70
    -5.40 (-0.23%)
     
  • 美元

    7.8339
    -0.0004 (-0.01%)
     
  • 人民幣

    0.9242
    0.0000 (0.00%)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840
    +0.0010 (+0.01%)
     
  • Bitcoin

    66,340.13
    -745.76 (-1.11%)
     
  • CMC Crypto 200

    1,426.50
    +11.74 (+0.83%)
     

金融科技很好,但會否好過了頭?

jamesteohart via Getty Images

金融科技其中一個最偉大的承諾,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廣泛的金融服務,並提供更多便利。簡而言之,就是普惠金融。事實上,創新的普遍願景就是要改善人們的生活。

All Markets Summit Asia-疫風前進

創新金融普遍兌現了這一項承諾。其中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是 M-pesa,這是一款肯亞手機支付應用程式,讓人們可以在沒有銀行帳戶的情況下,利用手機程式存款、收款和轉帳。

還有關於保險創新的故事。例如一個以科技主導的小額保險供應商只需要利用來自衛星數據了解天氣情況,便可以自動向貧困農民理賠,而不必經過漫長而昂貴的索賠申請、驗證和處理過程。還有更多其他旳故事。

但好的東西會過多嗎?是可以的。就以Robinhood做例子。這交易平台透過零佣金交易,簡單而順暢的手機界面,以及遊戲化的交易體驗,支持並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散戶投資者進入股票市場。

Robinhood為傳統經紀行帶來減價壓力,很多都要跟隨提供零佣金。破壞性?是。但完全是好事嗎?沒有的事。

在2021年初,GameStop傳奇性的交易情況了將投資遊戲化的危險性,數以百萬計不成熟但喧鬧的散戶投資者進入了市場。這也揭示一個從前只有少數學者感興趣、屬於冷門學問領域「微觀市場結構」的問題:「為什麼 Robinhood 能夠提供零佣金交易?Robinhood是否在無私地補貼交易?」

答案是否定的。Robinhood的盈利模式並不以交易佣金作基礎,而是基於「訂單流支付(payment for order flow)」,Robinhood 通過將散戶投資者的訂單流出售給高頻交易者等實體,來從中獲利,涉及利潤達數億美元。

廣告

再舉一個例子,PayPal 推出了一項服務,讓用戶可以利用 PayPal Cash 賬戶進行加密幣買賣。在公司自己的網站上,PayPal稱這是「人人可買賣加密幣」。這服務為用戶提供很多方便,例如你不必擔心要開設一個獨立的加密幣買賣戶口等,但對新手投資者來說,可能就會很易留意不到其中涉及一個相當高、達3%的佣金。但更重要的事,這種簡化和遊戲化體驗,會令散戶投資者忽視加密幣有多高風險,甚至忽略了要先了解加密幣是甚麼。

Sushiman via Getty Images

最後,我們來看看炙手可熱可熱的支付金融科技,例如 Affirm和AfterPay這些讓消費者「先買後付」的平台,它們被認為是顛覆信用卡的模式。雖然改變 Visa 和MasterCard 這兩家公司的壟斷的情況是好事,但「先買後付」越容易,消費者最終過度消費的風險就越大。說到底,「先買後付」仍然是消費借貸的一種。

在比較這些例子以後,我們可以發現在發展中國家中,金融科技的好處往往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高度發展的市場裡,當消費者已得到充足的服務時,金融科技的好處則難說。尤其在將金融交易簡化和遊戲化以後,危險就更多,無論對消費者還是金融系統,似乎也弊多於利。

試想一下2008年金融危機的成因是甚麼?說到底,就是廉價貸款以及欠缺批核的標準。一切都進展得太快了。當所有事情都變得那麼簡單和唾手可得,我們無可避免會不再謹慎,甚至在他們進行消費和投資決定時也不會這樣思考。

金融業有監管制度是有原因的。我們想防止過度監管,但在某程度上,一些「減速帶」可以起到防撞欄的作用,令事情不會失控。而純由科技帶動的「顛覆」可能會無意間移除了所有減速帶和防撞欄,因而構成危險。

在 Facebook的早期,公司的格言就是「快速行動,打破常規」。 Facebook 確實打破了一些事情,儘管有人可能會說它為不同的持份者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包括Facebook 的股東,但 Facebook 為社會帶來的收益和成本卻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對技術的信徒來說,更快、更方便、更「包容」可以打破所有障礙,他們想將這精神帶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包括金融界別。但重新思考如何取得平衡是很重要的事。

撰文:Lily Fang (INSEAD, Professor of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