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全球冒起 係時候扭轉投資概念?
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簡稱「ESG」)概念近年於全球急速冒起,漸漸成為金融市場的主流策略。從風險管理、捕捉投資趨勢及分散投資三個角度看,大家都要與時並進,將ESG納入成為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元素。
單看短期回報背後潛藏風險
建構投資組合時,有些投資者往往只聚焦於短期數字,例如尋求高增長的會留意相關資產、股份回報最近是否強勢,尋求防守的則會關注相關債券、基金的最新派息。但今時今日單單聚焦短期回報數字,很容易忽略潛藏的風險因素。
即使是一些目前看似增長動力十足或頗穩健的公司,當遇上事故或違規時,股價都會大打折扣。例如2001年美國有大型能源公司爆出會計醜聞,股價在一年內重挫99.6%;2011年福島核災難令電力公司承受巨大損失;2015年加拿大有藥廠同樣因被揭發會計醜聞,股價在一年內暴跌91.5%。
現時各球各國均正收緊不同行業的監管,加上社交平台及媒體成為引爆及廣傳企業醜聞的渠道,這些都提醒我們,作為投資者亦必須重視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在審視短期盈利等數字以外,同時關注企業的社會、環境責任等ESG因素,從而減少投資組合受ESG事故或違規衝擊的風險,這樣才能在長遠爭取更穩健的表現。
「貨真價實」投資趨勢
另一方面,假如你仍以為ESG只是「可有可無」的理念,此想法足以令你錯失不少投資機會。為了應對氣候暖化,多個大國已積極落實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去年再生能源佔德國電力生產比例高達61%¹,中國亦宣告展開為期30年的龐大減碳計劃,並於206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²,即碳排放量等同碳吸收量。
對投資者而言,更切身的趨勢是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影響投資機構決策的重要因素。本港金管局表示,如長線回報相若,將會優先選擇ESG投資³,另有調查指逾半私募股權投資者認為ESG投資可提高投資組合的回報⁺。此外,英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決定將4間企業剔出旗下基金投資組合,理由也是它們未有積極回應氣候變化挑戰*。
機構投資者用行動展示了對ESG的重視,而滙豐投資管理於2021年初在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英國進行可持續投資調查,有逾8成受訪亞洲投資者表示於投資融入ESG考量相當重要,反映ESG是「貨真價實」的投資大趨勢。假如你仍對此趨勢視若無睹,不但捕捉投資機遇的敏捷度,就連投資組合的長期回報都有機會落後於人。
分散投資無難度
ESG既然是全球大趨勢,相關資產規模的增速自然強勁。全球ESG資產總值預計將由目前約35萬億美元躍升至2025年的53萬億美元,佔全球資產管理總值逾三分之一ˆ。
ESG投資工具廣泛,涵蓋股票、債券、基金及ETF等熱門投資選擇。想以ESG主題策動分散投資,最方便是以基金作為起步點。防守型選擇可考慮以低碳為主題的環球債券基金,涵蓋金融、公用事業、通訊等多個行業。進取型選擇則可考慮以氣候變化或低碳為概念的環球股票基金,涵蓋消費品、科技、工業、房地產、健康護理等不同範疇。
投資要成功,關鍵一步係把握環球趨勢。現在就好好運用ESG多元投資選擇,策劃一個攻守兼備的ESG投資組合。
了解更多,即瀏覽滙豐投資管理ESG投資學堂。
(資料由客戶提供)
本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並不針對任何可能收到本文的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特別需求。在此表達之意見可因應情況修改而不作另行通知。本文並非銷售文件,且不構成建議、要約出售或招攬購買或認購任何投資。本文所載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説明用途,且並非任何形式的保證。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滙豐投資管理」)就預測、預計或目標未能達成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可靠的來源。然而,無論明示或暗示,滙豐投資管理不保證、擔保或代表本文內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投資附帶風險,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請參閱銷售文件以便獲取其它資料,包括風險因素。此文並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批閱。版權 ©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2021。版權所有。本文由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
¹資料來源﹕Renew Economy 2020年3月2日
²資料來源﹕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s a Speech At the United Nations Summit
³資料來源﹕香港經濟峰會2021開幕演講 2021年3月23日
⁺資料來源﹕Global Private Equity Barometer Summer 2021
*資料來源﹕LGIM to divest from four companies for failing to respond satisfactorily to engagement efforts
ˆ資料來源︰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SIA 2018 年報告;2020年數據及2025年數據估算來自Bloomberg Intelligence(2021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