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655.41
    -230.19 (-1.29%)
     
  • 國指

    6,099.26
    -82.47 (-1.33%)
     
  • 上證綜指

    3,084.70
    -23.87 (-0.77%)
     
  • 道指

    34,070.42
    -370.46 (-1.08%)
     
  • 標普 500

    4,330.00
    -72.20 (-1.64%)
     
  • 納指

    13,223.99
    -245.14 (-1.82%)
     
  • Vix指數

    17.54
    +2.40 (+15.85%)
     
  • 富時100

    7,678.62
    -53.03 (-0.69%)
     
  • 紐約期油

    89.62
    -0.01 (-0.01%)
     
  • 金價

    1,939.90
    +0.30 (+0.02%)
     
  • 美元

    7.8205
    -0.0020 (-0.03%)
     
  • 人民幣

    0.9338
    +0.0029 (+0.31%)
     
  • 日圓

    0.0528
    +0.0002 (+0.42%)
     
  • 歐元

    8.3387
    -0.0019 (-0.02%)
     
  • Bitcoin

    26,576.04
    -490.15 (-1.81%)
     
  • CMC Crypto 200

    566.31
    -9.95 (-1.73%)
     

加息推高美元 股市遭聯儲「凌遲」

加息推高美元 股市遭聯儲「凌遲」
加息推高美元 股市遭聯儲「凌遲」

目前美元兌日元人民幣英鎊均處於高得危險的位置,這對全球風險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當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放任通脹飆升下去,交易員形容市場彷彿在進行「凌遲」酷刑。

儘管各國的情況各不盡相同,但外匯市場的走勢對投資者和交易員來說是一個更大、更難解釋的部分。若有這麼一個時間點,那到底是甚麼時候,全球央行會聯合起來行動,採取一致的方式對抗美元走強(如 1985 年的廣場協議)?還是市場會繼續反映這些不同國家的貨幣政策機構只採取有限的臨時行動,直至聯儲局最終隨著通脹減弱,而改變其鷹派立場?

以日元為例。當日本央行在周五出手干預以支持日元後,日元一度兌美元逼近150水平。日本央行在九月時疑似同樣曾出手干預,但市場只花了兩周便將這干預結果打回原型。

在周日晚間外匯市場開盤後不久,週五的干預已大約一半回復原來的走勢,反映交易員對這一舉措能否堅持下去感到懷疑。日本央行可能在周五沽售其持有的 1.2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中的一部分,才能為沽售美元提供資金。這使投資者質疑到底要出售多少美國債券才能在外匯市場中建立更持久的走勢。

對中國來說剛剛也是一個重要周末,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裡,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在周一大跌達 16%,是史上表現最差的一日,其一半的成分股在當天收時時跌幅達雙位數。阿里巴巴股價低於 2014 年 68 美元的上市價格,拼多多當天收市大挫 26%,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大跌 18%。

在中概股大屠殺成為新聞頭條的同時,美元兌離岸人民幣飆升至7.33元,這是自2011 年人民幣開始交易起計的歷史新高。中國貨幣當局允許離岸人民幣以在岸人民幣價格的 2% 以內交易,這價格由中國人民銀行每天設定。離岸人民幣現在被拉到了該區間的極限,這可能會迫使中國貨幣當局大舉讓人民幣貶值。

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在周一大跌達 16%,是史上表現最差的一日,其一半的成分股在當天收時時跌幅達雙位數。
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在周一大跌達 16%,是史上表現最差的一日,其一半的成分股在當天收時時跌幅達雙位數。

在英國,英國人在兩個月以來,迎來第三位首相辛偉誠。自一個多月前英鎊跌至與美元接近一兌一的水平以來,英鎊一直備受關注。當時,交易員正在拋售英鎊,引發英國債券的大規模拋售,導致利率飆升。在養老基金瀕臨崩潰之際,英國央行通過在短期內無限買債來控制局面。

迄今為止,英國債券市場的干預可以說是成功的,因為利率已經穩定並轉向下行。然而,英鎊兌美元仍徘徊在 1.10 左右,即在緊急買債之前的水平。

與此同時,在美國,市場參與者都在關注每一個聯儲局官員和聯儲局消息人士的說話,一旦出現任何偏離其「加息直到崩潰」策略的言論時,就會進行猛烈抨擊。

是日精選:

第一位:港元3個月定存加至4.5厘息

第二位:港府擬再發iBond 拆解潛在值博率

第三位:內地瘋傳上海豪宅叫價急跌4成

第五位:新股新盤齊「破發」 哪邊災情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