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3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07
    +0.0017 (+0.02%)
     
  • 人民幣

    0.9318
    -0.0002 (-0.02%)
     
  • 道指

    33,507.50
    -158.84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5 (+0.14%)
     
  • 日圓

    0.0522
    -0.0000 (-0.04%)
     
  • 歐元

    8.2753
    +0.0039 (+0.05%)
     
  • 英鎊

    9.551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90.77
    -0.94 (-1.02%)
     
  • 金價

    1,864.60
    -14.00 (-0.75%)
     
  • Bitcoin

    27,037.06
    +105.94 (+0.39%)
     
  • CMC Crypto 200

    579.66
    +0.90 (+0.15%)
     

JobsDB調查: 68%香港打工仔年獲接洽數次 惟缺信心討價還價

<匯港通訊> SEEK旗下JobsDB和JobStreet、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及The Network,發表《環球人才調查報告:未來招聘趨勢》調查,調查結果指出隨著香港逐漸通關,加上對人才的需求持續提升,2023年仍然是由求職者主導的市場。儘管68%受訪者表示一年獲接洽數次,僅6%人認為自己在談判時佔盡優勢,遠低於全球水平(19%)。52%求職者會因招聘體驗差而拒絕好「Offer」,僱主應檢視招聘流程吸納人才。

報告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及印尼訪問了97324名受訪者,當中有34%表示正積極搵新工。儘管面對全球宏觀經濟存在不確定性,打工仔越來越傾向認同「工作是為擁有更好的生活」,而非為工作而活。有67%的香港受訪者表示,穩定的工作及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是他們職涯規劃中最重要的元素及長期目標。報告指出,有17%受訪打工仔指出「工作與生活平衡」為他們理想工作模式的「職場必要條件」的首要考量,排名僅次於「財務補償」(22%),其次重要的包括「有薪假期」及「職位穩定性」。

香港的人才爭奪戰持續升溫,有68%的受訪者表示一年獲新工作機遇接洽數次,並有58%受訪者表示未有積極「搵工」,但對具吸引力的工作機會持開放態度。在「後疫情」職場,具競爭力的薪酬及花俏的職銜不再是求職者的唯一考慮因素,有52%的本地求職者表示若在招聘過程中有不愉快經歷,亦會拒絕吸引的「Offer」。

香港頂尖人才的競爭激烈,但求職者與全球同業相比信心相對較弱。68%受訪者表示一年獲工作機會接洽數次,來自「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資訊科技」、「企業管理」的行業最受追捧,有逾八成人反映年內獲工作機遇「搵上門」數次。

值得留意是,僅6%受訪者認為自己與僱主談判時擁有絕對優勢,比例顯著低於全球平均的19%。儘管「資訊科技」屬香港三大最熱門的工種之一,惟相關受訪者中只有3%人認為自己在談判時佔上風。

雖然Offer的吸引程度對求職者而言相當重要,但並不是左右求職者決定的唯一因素。據調查結果顯示, 52%受訪者表示若招聘程序體驗差,例如遇到具歧視性的提問,或與面試官不咬弦,他們仍會拒絕條件好的Offer。同樣地,有41%表示假如遴選過程不專業,例如程序太慢或沒有條理,他們亦會婉拒好Offer。

JobsDB香港區營運總監李政勳建議,僱主應改善招聘流程以吸引求職者,他指出:「要有效吸引人才,僱主必須檢視打工仔的需要以及適應這些職場的新趨勢。調查顯示,有42%受訪者表示若獲未來上司致電邀請加盟,將提升其接納Offer的機會,故僱主應採取更積極的招聘態度。公司的口碑同樣重要,來自朋友或行家的主動推薦能加強求職者加盟意欲。另外,求職者會透過公司的社交媒體及網站以了解更多其價值觀及文化,才決定是否應徵,因此加強企業的網上曝光率尤其重要,能提高求職者的興趣。」 (SY)

#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