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411.92
    +171.94 (+0.45%)
     
  • 標普 500

    5,059.35
    +48.75 (+0.97%)
     
  • 納指

    15,664.60
    +213.29 (+1.38%)
     
  • Vix指數

    16.33
    -0.61 (-3.60%)
     
  • 富時100

    8,046.14
    +22.27 (+0.28%)
     
  • 紐約期油

    82.58
    +0.68 (+0.83%)
     
  • 金價

    2,335.60
    -10.80 (-0.46%)
     
  • 美元

    7.8362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40
    +0.0002 (+0.02%)
     
  • 日圓

    0.0504
    0.0000 (0.00%)
     
  • 歐元

    8.3793
    +0.0333 (+0.40%)
     
  • Bitcoin

    66,532.12
    +472.35 (+0.72%)
     
  • CMC Crypto 200

    1,436.92
    +22.16 (+1.57%)
     

Motorola摺機有助聯想吸引投資者回歸?

聯想 (SEHK:992)一直過於倚賴個人電腦業務,這是集團股價長期增值的一大障礙。然而,聯想2014年從Google收購回來的Motorala,不知不覺間在去年成為美國暢銷手機品牌第4位,聯想亦似乎有意在5G大幹一場。

移動業務有起色,聯想的突破點來了嗎?

移動業務佔聯想收入10%

踏入2010年代,全球個人電腦 (PC)銷量開始被手機及智能設備蠶食, 聯想一直銳意發展PC以外的設備,但自家品牌手機做不出成績,結果在2014年以29.1億美元從Google手上收購Motorola,成為聯想移動業務的基礎。

可是,聯想移動業務一直仍沒甚起色。Motorola與Nokia同屬元老級殿堂手機品牌,Motorola 在2005年出貨達1.5億部,老餅朋友們一定還記得當年手拿Motorola Razr 摺機有多型;但如今在三星蘋果華為當道的世界,Motorola被邊緣化,搶不到市場佔有率,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但這近期似乎出現了轉機。

Motorola在美國手機市場排名第四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Motorola去年在美國市場表現不錯,銷量比前年有增長,市場排名第四,在蘋果、三星和LG之後,2019年市佔率有8%。

Motorola「翻生」,靠的是中價位的Moto G及入門版Moto E系列,成功食了其他小牌子手機的市佔率,而並非撼動了龍頭品牌。雖然Motorola的影響力和cool factor (潮流因素)與十幾年前有天淵之別,但能以另一條路再攻市場,說不定有機會出奇制勝。

未來以盈利為重、銷量為次

Motorola在北美及拉美的手機市場,的確穩佔了五強一席位,但全球手機市佔率仍低,估計2%至3%之間,在三星、蘋果、華為、小米及Oppo之後,但就已超越了LG。

廣告

聯想管理層的策略,並非去攻佔更多的市佔率,而是在表現好的市場,提升盈利。到目前為止,聯想移動事業仍然在蝕錢,但盈利能力一直在改善中。管理層最近表示有意進入高端市場,其中一款主打型號就是新版摺疊手機Razr,定價過萬港元,還有5G Moto Edge 及Moto Edge+,這些都是有助提升盈利的產品。

移動事業有起色,聯想少了一大負累

從以上看來,聯想的移動事業轉虧為盈,指日可待,這將可直接改善集團之經營溢利。可惜的是,2020年第1季,武漢工廠因新冠病毒爆發停產,直接影響產品供應,移動事業之收入急速下滑。相信這只是短暫問題,年內應可回復正常。

聯想股票近年表現洩氣,在2018年更第二次被剔出恆指成份股。這是由於集團未來增長前景並不吸引,縱使全球PC銷量並沒如預期般插水,聯想的核心PC業務仍有可觀賺錢能力,但聯想的數據中心及移動業務長年虧損,集團的財務費用亦越來越高,拖累溢利增長表現。

聯想若能把握最近的線上辦公熱潮和5G機遇,加強整個智能設備事業的盈利能力,同時有效控制數據中心的虧損,顯現出明確和可持續的盈利增長軌道,是現階段吸引投資者再次青睞的最佳方法;AI物聯網雲端等策略,倒是後話了。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Wendy So(筆名)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