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385.87
    +134.03 (+0.82%)
     
  • 國指

    5,803.86
    +54.17 (+0.94%)
     
  • 上證綜指

    3,074.22
    +2.84 (+0.09%)
     
  • 道指

    37,991.59
    +238.28 (+0.63%)
     
  • 標普 500

    5,044.87
    +22.66 (+0.45%)
     
  • 納指

    15,752.43
    +69.06 (+0.44%)
     
  • Vix指數

    17.32
    -0.89 (-4.89%)
     
  • 富時100

    7,882.45
    +34.46 (+0.44%)
     
  • 紐約期油

    82.69
    0.00 (0.00%)
     
  • 金價

    2,398.00
    +9.60 (+0.40%)
     
  • 美元

    7.8308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8
    -0.0001 (-0.01%)
     
  • 日圓

    0.0504
    -0.0001 (-0.18%)
     
  • 歐元

    8.3438
    -0.0123 (-0.15%)
     
  • Bitcoin

    63,662.95
    +3,405.23 (+5.65%)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美股日誌|蘋果颷7%領科技股反彈 納指漲3%

Traders work on the floor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in New York City, U.S., January 26, 2022.  REUTERS/Brendan McDermid
Traders work on the floor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in New York City, U.S., January 26, 2022. REUTERS/Brendan McDermid (Brendan McDermid / reuters)

華爾街股市大反彈,三大指數早段承接上日跌勢繼續偏軟,之後在蘋果帶領之下,快速收復失地,並以近全日高位收市,納斯達克指數升幅超過3%最顯著,道瓊斯指數亦升逾560點。總結全星期,道指有1%升幅,納指則平收。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1月28日(星期五)市况

l 道瓊斯指數 升564.69點或1.65%,報34,725.47點。全星期升1.34%。

l 標普500指數 升105.34或2.43%,報4,432.85點。全周升0.77%。

l 納斯達克指數 升417.79點或3.13%,報13,770.57點。一星期升0.01%。

l 紐約3月期油 收報86.82美元一桶,升0.21美元或0.2%。一周升2%。

l 紐約4月期金 收報1,786.6美元一盎司,跌8.4美元或0.5%。全星期跌2.5%,是兩個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l 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 收報1.782厘,跌2.5點子。

蘋果季度收入創新高並好過預期,公司對供應鏈問題持較樂觀態度,股價升近7%,是升市的火車頭,市值單日漲1815億美元。股票平台Robinhood業績雖遜預期,但股價先跌後升近一成收市。其他科技股普遍向好,英偉達升4%,微軟升2.8%。

疫情概念股造好,Zoom和CrowdStrike升半成,Peloton、Shopify升近7%。Moderna升7%,Novavax升13%。

廣告

市場認為聯儲局準備以較強的手段收緊貨幣政策,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Kathy Entwistle對Yahoo表示,相信其行動已在過去數星期反映在市場,後市毋須後得太淡。「回想秋天,大市由散戶支撑;到現在,他們的情緒變了,對目前的情况不像從前一般有信心。這也需要一併考慮,我們認為優質股會跑贏增長股。」

通脹居高不下,12月份就業成本指數按年升4%,為20年來最大升幅;另外,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按年升5.8%,創1982年以來最大漲幅。

貝萊德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Scott Thiel警告,聯儲會在努力遏制主要由全球供應鏈混亂造成的通脹,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鷹派政策失誤。

「這是重啟,不是復甦,隨著我們回到潛在水平,經濟將以更快的速度放緩,」Thiel對彭博寫道。「更重要的是,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供應受限,而不是經濟過熱。政策失誤和過度緊縮的風險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