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22 分鐘
  • 恒指

    17,295.93
    +94.66 (+0.55%)
     
  • 國指

    6,129.01
    +28.79 (+0.47%)
     
  • 上證綜指

    3,049.90
    +5.07 (+0.17%)
     
  • 滬深300

    3,530.09
    +8.47 (+0.24%)
     
  • 美元

    7.8284
    -0.0025 (-0.03%)
     
  • 人民幣

    0.9252
    +0.0005 (+0.05%)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日圓

    0.0501
    -0.0001 (-0.22%)
     
  • 歐元

    8.3835
    +0.0078 (+0.09%)
     
  • 英鎊

    9.757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82.91
    +0.10 (+0.12%)
     
  • 金價

    2,325.20
    -13.20 (-0.56%)
     
  • Bitcoin

    64,312.80
    -2,527.15 (-3.78%)
     
  • CMC Crypto 200

    1,388.14
    -35.96 (-2.53%)
     

【利財筆記】樓市泡沫一觸即破 (林本利)

差餉物業估價署的2月份私樓售價指數續創新高,連升11個月共升15.3%;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亦一再破頂,由低位回升18.4%。不少樓市專家也預期樓價會再升一兩成,林Sir今堂卻潑冷水,指香港樓市泡沫一觸即破,有可能是突然加息,也可能是銀行或地產商資金周轉不靈,或其他意想不到的事,都可以成為樓市下跌的「觸發點」!他直言中資海航以天價投得啟德地皮,小心借錢給它的銀行如東亞(00023)。

自港府去年11月加辣,將物業印花稅加至劃一15%,本港樓價稍為回落後便愈升愈瘋狂,荒誕現象一籮籮,如投資老手也是首置客、轉讓公司盤及「一契多伙」等買賣方式逃避辣招。樓市「高處不勝寒」,林Sir直言,今明兩年(2017及2018年)的股市樓市走勢,跟以往樓泡爆破前夕相似,「一定係股市升先,跟住到樓市升。」港股自2月中輾轉企穩在24000點,同期樓市也火熱起來。

每遇樓災皆有觸發點

「樓市落完又上,終有一次狼來了,落了再上不回來,以為樓市長升不跌便會遭殃!」林Sir回望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大幅加息,加上中英會談,令股市及樓市急挫。不少英資地產商及企業,例如置地,資金周轉不靈,需要賤賣資產給本地華資財團。

1997、1998年香港股樓齊瀉,觸發點是亞洲金融風暴殺到。當時東南亞國家如泰國、印尼等大舉投資基建,熱錢湧入,引發資產泡沫,演變成1997年7月泰國貨幣危機,率先失守,骨牌橫掃亞洲多國。初時香港未受波及,當年8月恒指升至最高的16820點,樓市亦升至10月才爆煲,差估署私樓售價指數高見172.9點。恒指在1998年8月跌至6545點,由高位16000多點大跌六成。樓價指數則一再尋底,最低跌至2003年6月的59.3點。一些在1997年樓市高峰期投地的華資地產商財務出現問題,若非政府打救,根本難以翻身。

廣告

最後一根稻草未知之數

2007、2008年,市場瘋炒「港股直通車」,加上2005、2006年起狂炒國企股,林Sir說他當時已看到爆煲預兆。結果時任總理溫家寶澄清沒有「港股直通車」,恒指由2007年10月最高的31958點,跌至2008年10月的10676點,跌幅達67%。

不過,當時影響樓市是環球金融海嘯,美國多家金融機構先後出事,如貝爾斯登瀕臨破產被摩根大通收購、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證券由美國銀行收購等等。差估署私樓售價指數由2008年6月126.6點,急跌至12月最低的104.8點,下跌約17%。

「今次的爆發點是甚麼無人會知,過去通常是意想不到的息口上升、銀行倒閉或地產公司借不到錢;又或者內地出現經濟金融危機。」因此,未來一兩年市場發生的事,隨時是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或會刺破樓市泡沫。

舉例中資的海航集團自去年11月起,四度高價投得啟德地皮,合共斥資逾272億元,每塊地皮的樓面呎價也超過1.3萬元。「1.3萬元一呎,它要賣2萬元才打和,還未計利息成本呢!而且樓花落成要兩三年,還息之後才是公司的盈利!」故林Sir憂慮該公司資金回籠問題,「要小心借錢給海航的銀行,原來包括東亞銀行、興業銀行、上海商業銀行。」

海航去年底與東亞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涉及35億元。東亞在內地業績差劣,壞帳率很高,去年要虧本。今年1月與上海商業銀行簽訂貸款逾26億元,興業銀行香港分行則貸款了25億元。另外,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國際建投(00687)日前宣布「一供二」供股,集資約93億元。

過去30多年,英資及華資都經歷過樓市泡沬爆破的痛苦,今次可能輪到中資了!

作者:林本利

前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港大社會科學學士及英國布理斯托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出版十多本經濟學教科書。退休後,創辦活道教育中心,開班教授理財之道、公共政策及經濟學。電郵︰im_focus@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