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40
    +0.0003 (+0.03%)
     
  • 道指

    37,775.38
    +22.07 (+0.06%)
     
  • 標普 500

    5,011.12
    -11.09 (-0.22%)
     
  • 納指

    15,601.50
    -81.87 (-0.52%)
     
  • 日圓

    0.0505
    +0.0001 (+0.12%)
     
  • 歐元

    8.3487
    +0.0143 (+0.17%)
     
  • 英鎊

    9.7490
    +0.0100 (+0.10%)
     
  • 紐約期油

    83.19
    +0.46 (+0.56%)
     
  • 金價

    2,395.00
    -3.00 (-0.13%)
     
  • Bitcoin

    64,711.56
    +3,229.45 (+5.25%)
     
  • CMC Crypto 200

    1,333.45
    +20.83 (+1.61%)
     

【地產專題】大手入貨破辣招 用家入市難上難

樓價再度亢奮,置業不易,尤其對用家而言,即使儲夠首期也不代表上車路一帆風順,皆因樓市已悄悄重燃炒風,最明顯莫過嘉華國際(00173)於啟德區的新盤嘉匯有「一客多買」橫掃15伙,投資者佔各盤客源高達四至五成,與政府口中的「成功遏抑投資和炒賣需求」是兩個世界。究其原因,去年11月加辣存在漏洞,讓炒家可藉同一份買賣合約重複入市避稅,刺激大手成交迄今激增1.3倍,按照發展商優待豪客慣例,真正用家選購心水單位的機會微乎其微。

美國上周調升利率0.25厘,3個月內兩次加息,本港樓市卻依舊火熱,中原城市指數(CCL)周五(24日)報150.55,再創歷史新高,過去周末匯璽、MONTEREY及星漣海三大新盤開售沽出逾千伙,本月一手市場交投料衝破3,500宗,重返2013年一手樓例後高峰。不過此批購買力很大程度由投資者起,和上月《施政報告》形容「樓市目前九成半為首置客」、「過去4年本屆政府多次採取措施,成功遏抑外來需求、投資需求和炒賣需求」的論述截然不同。

去年11月4日政府突擊加辣,全面提高住宅物業買賣印花稅至15%,竟正是炒風復辟的分水嶺。據一手成交紀錄冊顯示,去年10月加辣前新盤暢旺,但以同一份臨時買賣合約,連環掃入多個單位的大手交易,僅僅涉及94個單位,佔整體一手成交約3%。惟及至上月,投資者大手入市已迅速增加至最少220伙,連續3個月突破百宗關口,較加辣前驟升1.3倍,佔一手成交比例顯著升至近20%。

廣告

走法律罅 舖王慳近2億稅

當中,一次購買3伙以上的豪客數量,也比加辣前增加超過一成。單計市場焦點的啟德區,最少200個新盤單位屬大手沽貨,濃縮為80宗交易,中海外(00688)啟德一號開售時的投資客比例達50%,更誇張是嘉匯,有港人炒家豪擲1.45億元,一次過購入15個兩房戶作收租用途,回報率料達3厘;該盤迄今累售500多個單位,投資者入市比例高達50%。

投資者「一契多買」策略盛行,源於政策漏洞。去年政府加辣15%,適用於公司名義及海外買家,惟獨手上無持住宅單位的香港永久居民獲得豁免,原意是協助用家上車,但對於首次置業所購買的單位上限,當局並無相應限制,結果成為法律的灰色地帶。上述連掃15伙的嘉匯買家,雖然明顯以中長線投資收租為目的,但由於登記人手上不持物業,被界定為上車客,加上以同一樓契連購15伙,故全部單位都毋須支付辣稅,估計該投資者藉此法鑽空子,成功避稅4,000萬元。

洞悉市場脈絡的投資界老行尊,更早把握「首置機遇」。去年11月底,《福布斯》估計身家逾300億元、坐擁過百收租物業的大鴻輝集團主席梁紹鴻,就以私人名義大手購入九龍倉(00004)山頂豪宅Mount Nicholson第二期16樓A及B室以及7樓A室,3伙總成交價12.24億元,呎價逾10萬元,貴絕亞洲分層住宅。據悉,此宗樓王級成交的註冊買家為梁紹鴻母親陳鳳儀,其原本自住的梅道居所由海外公司持有,故保留首置客身分,幫助「舖王」僅付4.25%基本釐印費即5,202萬元,慳稅多達1.83億元。

施永青︰資金無其他出路

由此可見,出招後不到一個月,市場已找到化解一成半辣稅的方法,不過發展商在去年尾的樓市傳統淡季減少了推盤,才令漏洞並不顯眼。到今年2月,市況隨小陽春爆發而全面復甦,踏入新盤推售潮,買家採用「一契多買」方式入市也像雨後春筍,於一手市場逐漸變得普及。

趨勢成因之一,是投資者的心態和置業算盤改變,傾向認同「一契多買」為有效的慳稅方式。當想到第二個或以上單位可免去15%辣稅時,變相等於85折買樓,尤其容易被吸引作大手掃貨。有代理形容,市民慳稅奇謀盡出,較常見是年輕弟妹符合首置資格,其哥哥或姊姊就借名再多購一兩伙,造就市場頻頻見到「一客兩、三食」情況。

近期對樓市前景轉向樂觀的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也指,「目前本港銀行存款總額是1997年的4倍,有人說住宅購買力很快無以為繼,我思前想後並不同意。新一代靠打工儲錢買樓是好難,遙遙無期,但好多人袋裏仍好有錢。例如投資者鍾意物業,多數借身邊親戚名義入市,例如剛滿18歲子女,甚至我見過連老人家、婆婆都簽約,合乎首置條件,就慳好多稅。」

他續說,「這批『首置者』實際都是為收租,不是為自住。所以辣招後,的確杜絕了外來投資者,但本地人繼續千方百計買樓投資,畢竟樓價升浪未完,如果袋裏有足夠支付首期的錢,投資者似乎也找不到比買樓還可靠的投資工具,資金除物業外沒太多出路,不是人人有心機追實股市。」

論「資」排輩 真用家執貨尾

按照稅局資料,涉及購買第二間物業的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個案從加辣起,回落至每月數百宗低水平,政府以此作為擊退炒家的證據。不過,在買家紛紛為減少繳稅而採用首置客身分、大手掃貨的現狀下,該數字已不能反映投資需求。更重要是「一契多買」除了造成首置客主導、加辣擊退投資者的樓市假象,並使政府庫稅收入降低外,更會大大削弱用家揀選心儀單位的機會。

原因是現時市面大多數新盤銷售,發展商都會按代理行預先了解的買家意向,把客源分類,準備購入兩伙或以上的客人會被歸納為A組,在開售當日會獲得優先揀樓的待遇,打算買一伙的一般買家,則會劃為B組。譬如目前最搶手的鐵路盤新地(00016)南昌站匯璽,大手客都分等級,要購買兩個四房大單位才算A1組,可以排頭位上午揀樓,以銀碼計,兩伙四房戶相加,即使低層售價亦需5,000萬元起,優先資格門檻不低。

結果該盤上周六(3日18日)開賣當日,單是A1組已多達270名準買家到場登記,消息指當叫到30號籌左右,首批309伙中的四房單位已被全數認購,導致認購了四房戶連細單位的在場數百名A2組準買家,連揀樓消耗板也望不到一眼就要打道回府。至於B組客戶,普遍於開售日的稍後時段,即是待所有大手客完成簽約,才可以挑選尚餘下來的單位。

當B組買家進入售樓處,不少原本心儀的坐向或間隔單位可能已被買走,感覺上愈來愈少單位可選,變相形成飢餓行銷環境,容易在怕執輸心態下「扑鎚」入市。近日確有B組買家反映揀樓倉卒,事前排隊一小時,但埋後發展商沒提供充足考慮時間,工作人員已「流水作業式」迅速要求在消耗表上落貼紙,整個揀樓過程不到一分鐘。然後馬不停蹄簽約、解單(由律師解釋樓契內容),連所購單位的具體坐向景觀都要簽約後才知道,期間代理又不停游說買家一張契多買兩間,或者悄聲交代「鄰買家已經揀好」、「不可以張揚,要細細聲向發展商講要咩單位,否則會被其他買家搶走」等,以營造千載難逢、今次不買就沒下次機會的緊湊氣氛。

站在用家角度,觀乎目前新盤市況熾熱,不時收票逾萬張、超額認購達數十倍以上,單是想在云云過萬名入票者中,抽籤取得較前的籌號,已經需要十分運氣,再加上按入市資金「論資排輩」的大手客制度,用家在新盤上車猶如要經過五關、斬六將,難度愈來愈高。

大客湧現 安排易惹爭議

此外即使新盤受一手銷售條例監管,但發展商處理大手客做法,仍不時衍生爭議。例如多數新盤都定額配售派貨予不同代理公司分銷,代理不時出現有客在手但盤源不足情況。據悉有代理瞄準發展商歡迎大手客、旨在加快去貨這一點,找「死士」大手認購後即晚撻訂,然後搶在其他代理行前「執雞」,以手上的真實客戶認購撻訂的多個單位。

較簡單的,也有代理向買家教路冒充大手客,以搶在A組時段就進入售樓處優先揀樓,等到揀到一個心儀單位後,臨場就以各種理由向職員推辭購買另一個單位,包括心水間隔被沽清、風水不合等,而發展商為求顧客至上,也沒有拒絕簽署交易的理由,上述都是大手客湧現之下,在新盤市場帶來的不公平現象,令真正用家較易受忽略。

近日流傳政府即將再次出招,杜絕大手客「一簽多買」做法,惟運房局本周三(22日)否認消息,指雖然立法會審議去年加辣草案的辯論中,發現情況開始在樓市流行,但由於加辣15%只是非常時期的需求管理措施,而「一簽多買」屬於稅務的根本性問題,因此暫時沒有考慮改變。在可見將來,假如一單多買的情況延續下去,剛性住屋需求的真正用家面對大手客搶盤,要置業安居相信有一定挑戰,除了考慮保利置業(00119)啟德龍譽等少數不設大手客優先的新盤,本月底接受申請的新居屋彩虹彩興苑、大嶼山銀蔚苑及銀河苑,可能也是個不錯選擇,畢竟加息周期漸入正軌,本港又迎接久違的通縮,樓市前景仍然存在一定未知數。

撰文:符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