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385.87
    +134.03 (+0.82%)
     
  • 國指

    5,803.86
    +54.17 (+0.94%)
     
  • 上證綜指

    3,074.22
    +2.84 (+0.09%)
     
  • 道指

    37,987.84
    +234.53 (+0.62%)
     
  • 標普 500

    5,044.30
    +22.09 (+0.44%)
     
  • 納指

    15,750.89
    +67.52 (+0.43%)
     
  • Vix指數

    17.32
    -0.89 (-4.89%)
     
  • 富時100

    7,882.16
    +34.17 (+0.44%)
     
  • 紐約期油

    82.62
    -0.07 (-0.08%)
     
  • 金價

    2,398.70
    +10.30 (+0.43%)
     
  • 美元

    7.830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38
    -0.0001 (-0.01%)
     
  • 日圓

    0.0504
    -0.0001 (-0.18%)
     
  • 歐元

    8.3438
    -0.0123 (-0.15%)
     
  • Bitcoin

    63,662.95
    +3,405.23 (+5.65%)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理財個案】長線穩定投資 提早退休可期

【理財個案】長線穩定投資 提早退休可期

張小姐的主要目標是準備「較優質」的退休生活,至於所謂的「有效投資」或「再置業」,在沒有提及其他理財目標的前提下,姑且視為準備退休的手段,換言之,首務是先讓張小姐了解她的退休所需,然後再看看有哪些投資工具可以幫助她準備好退休生活。

以張小姐計劃於55歲退休,以目前港人女性平均壽命87歲計,她要於19年做好準備,過32年的退休生活。電郵中張小姐沒有言明何謂「較優質」的退休生活。只提及她目前的生活開支分布,現在她的個人消費連家用月花5,100元,如果我們以3倍金額約15,000元(現值)作為她的退休每月消費,這算否「較優質」,就留待張小姐及各位讀者自行評價,我們先試試以此為目標。

張小姐提到考慮月供股票,但又沒有特別心水,不妨留意指數ETF,以下先以恒指ETF盈富基金(2800作為投資工具,按其上市至今的複合年增長7.8%為假設投資回報,並假設3%通脹去估,張小姐要在未來19年累積約543萬元退休儲備,要達到這目標,由現在起每月儲蓄8,293元(見附表)。

對月入2萬多元的張小姐來說,這個儲蓄額是否吃力?按她提供的資料,現時她每月花在基金投資約2,000元,另每月可儲6,000元,與上述的8,293元每月儲蓄要求相距不太遠。若8,000元已是儲蓄上限,那就不如稍稍調低退休消費,由每月花15,000元,稍減至14,000元,那每月儲蓄額便可降至7,603元,又如果張小姐願意同時把退休年期推遲至60歲,每月儲蓄要求更可大幅降至4,584元。

廣告

 

指數ETF 長線月供之選

上述只是初步運算,關鍵當然是能否作出合適投資,達到上述複合年增長7.8%的假設回報。上述以恒指ETF為例,主要取其容易操作、所涉使費(與傳統基金比較)較低,及以一籃子股票為標的物,有助降低風險,同時省卻業餘投資者篩選優質股票的煩惱。除追蹤恒指的盈富基金外,其他如追蹤內地股市的AETF,也是值得考慮月供的選擇。

然而,從張小姐現時約26萬元(現金及股票10萬元、人民幣定存16萬元)的積蓄分布,有逾6成是放在風險較低的人民幣定存中,另現金及股票各佔約2成。以現年36歲的她來說,在家庭負擔不大(家用佔收入9%)及假設已購足夠保險(保費佔收入9%),她有條件作較高風險的投資,博取較高回報,而指數ETF算是穩中求勝的工具。

退一步說,如果張小姐同意以上述每月退休開支14,000元、延至60歲退休的方案去做預算,她只需把約5,000元放在指數ETF上,已可儲到足夠退休所需。而餘下的儲蓄力她大可繼續放在定存上,這或許更符合張小姐的投資取態。

 

投資物業vs投資股票 

至於置業考慮,張小姐現已有一自住物業在償還按揭中,如果再置業是為投資(作退休部署),她可在未來一段時間先積極實行上述的儲蓄、投資計劃,當儲到足夠彈藥時,再考慮屆時的投資及物業市場,比較兩者的回報潛力,再決定是否把積蓄轉到置業上。請張小姐留意,如果她希望先儲首期,然後把單位出租,收回來的租金用作供樓,上述有關長線投資於指數ETF的策略,複式效應會有所削弱。

此外,就簡單假設租金回報足以彌補供樓所有按揭與開支,張小姐的投資組合便會加入物業投資一項,且物業資產更會成為整個投資組合的重要部分;而按揭貸款意即她是運用槓桿以小量資金持有大額資產,物業價格及租金回報的升跌會對張小姐的退休質素起決定性作用,宜留意箇中風險。

最後,要留意供款年期及按揭成數上限。一般來說,銀行普遍會以「借款人年齡+按揭年期」或「樓齡+按揭年期」不高於某個年期為限,例如70年,來批出按揭貸款(也視乎個別屋苑而定,大型屋苑的尺度或較寬鬆)。張小姐如要多儲幾年錢再置業,屆時已逾40歲,加上已有一個物業在供款中,按揭未必可做足30年,息率或會高過市價,導致按揭供款上升,影響租金回報。同時,若張小姐仍計劃於5560歲退休,由於新置物業仍在供款中,租金回報不能當成退休儲備的一部分,這也會影響她的退休生活質素。

 

 

 

 

 

 

 

 

 

 

 

 

 

 

 

 

 

 

 

 

 

梁福齡

CFPCM認可財務策劃師

美國密歇根大學財務學理碩士

擁逾10年財經傳媒工作經驗,專責股市、衍生工具分析,及理財策劃等範疇,現為自由撰稿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數據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引致消費者/投資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讀者也不宜只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所述之產品視乎相關供應商而定,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說明文件為準。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電郵查詢。有關問題將轉交理財顧問,並於本欄回答。來信請列明每月收入、開支分佈、資產、風險接受水平及理財目標。

電郵:yfin_wealt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