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53
    +0.0109 (+0.13%)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3,748.87
    +2,586.17 (+4.23%)
     
  • CMC Crypto 200

    1,368.11
    +55.49 (+4.23%)
     

【社會熱話】特首選委戰 政治素人爭一席

【社會熱話】特首選委戰 政治素人爭一席

從美國大選、英國脫歐,至香港的區議會、立法會選舉都出現驚人結果,反映現代選民不滿現狀、渴望表達意見、求變的特質。香港特首選舉在明年3月舉行,大部分市民只是有得睇、無得投,由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是如何產生,大眾更是一頭霧水,卻足以影響香港未來的政局、經濟、民生發展。

近年有不少政治素人冒起,進入提名期(8日至14日)的特首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參選的民主派候選人大增,包括上屆被指是梁振英票倉的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以及選民人數第二多(最多為教育界)、投票率卻最低的衛生服務界。綜合17個民主派專業團體的競選策略,參選人數超過300人,遠超上屆,目標一致是反梁振英連任,按比例推算,民主派選委極可能多於上屆的170多人(未計立法會議員為必然選委),加上建制中可能出現的分裂陣營,或為特首選舉帶來驚人結果。

衛生服務界: 社會病了 醫護組隊「治病」

在2011年的特首選委會選舉,衛生服務界有78名候選人,競逐30個席位,唯一參選並當選的非建制候選人只有一位。事隔5年,選委席位不變,但由護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臨床心理學家、放射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合組的非建制競選團隊「撐•真普30」組成30人名單,希望全取席位,以「換特首」為首要目標。

「很多問題都與梁振英有關,因為他運用特首的權力,叫人做這做那,例如很多大白象工程,在他大筆一揮之下推行,加上他的誠信問題,香港已經奄奄一息,如果他連任真是不敢想像。」臨床心理學家葉劍青在雨傘運動後投身政事,他以往是「偶然會去遊行的人」,經過運動的政治洗禮,他更加看清香港的「傷勢」。

廣告

他一口氣數出這些「傷」,由梁振英參選時涉利益衝突的西九規劃審批事件、小桃園飯局、UGL事件、HKTV被拒發牌、橫洲事件、以至近日的人大釋法等,記者聽下去,反而有點似一個小孩子打開玩具箱,急不及待展示每件玩具背後的故事,只是雀躍的笑聲背後是沉重的無力感,「這幾年真是……。」

治好社會問題 藥到病除

作為有多年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葉劍青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心理,他甚至形容參加選委界別分組選舉是一種心理平衡,但這幾年他接觸過一些個案,他們在自身問題之上,受各種社會事件影響而導致心理失衡,「面對現在的社會,有些人會做出較激烈的行為,有些完全不理事,覺得出來都改變不到,或者逃避去移民、去賺錢,這種已經算是健康,有些人的不理會是放棄心態,但他們繼續看到問題所在,加上自身的問題,導致內心很痛苦。」

同是臨床心理學家的鄒凱詩在雨傘運動期間,接見過不少個案,與家庭成員意見不合而拗交,「屋企就是社會的縮影,為甚麼咁分裂?有時很難搞清楚誰是誰非,但是我們想醫好病人心理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醫好社會的問題,政策改變、貧富懸殊改善,有些病人已得到緩解,我想大家都想少點病。」

在過去的一陣子,無論是建制派和民主派也有批評梁振英的待人處事風格,「大家想想,在公司可能都有這些人,點都有一兩個小人同事,大家都好唔鍾意他、但可能上到位喎!香港這間公司是大家都有股份的,是不是應該積極一點,做些事趕走他(梁振英)呢?」

兩子之母 教孩子辨真理

鄒凱詩有點典型中產的特質,平日會看看新聞,但轉個頭已忘記是何事,選委會是甚麼?她大概只知是小圈子選舉,莫說是參選,但近年的社會事件她說愈看愈不對路,「很多中產讀過書,有獨立思考,發覺有些事有問題,不是梁振英的語言偽術就呃到我們,這樣再扭曲事情,又或者利用紅色傳媒渲染就是真嗎?」

鄒凱詩是兩位孩子的媽媽,她會帶仔女一同遊行,「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機會,擁護自由是香港人其中一個核心價值。」她的孩子年紀尚小,遇上複雜的社會事件,她苦惱應該如何向他們解釋,就好似近日反釋法遊行的警民衝突,孩子看到電視的畫面問她「為甚麼警察打人?」她說真不知如何應對,「小朋友覺得警察是好的,我又好似唔可以話警察是錯。」作為一個媽媽,她說最擔心仔女長大後,社會變得更極權,大家都不敢再出聲,「現在的教育制度很有趣,好似從小要很忙碌,令你唔得閒理政事,只會顧住溫書,他們無享受過現在這種僅有的民主,就會覺得(極權)是必然,我會擔心他們是否分辨到真理。」

寸土必爭 憂被全權控制

30人的團隊之中,註冊護士佔大多數,其中較年輕的劉凱文在大學主修社會政策及行政,後來再進修取得護士專業資格,所以他對社會政策猶其敏感,在過往的各個選舉都必定投票,唯獨是上一屆選委會選舉,有投票權的他卻選擇「積極不參與」,沒有投票亦刻意不在生活圈子中提及此事,想不到今天他決心參與其中,「依家覺得要寸土必爭」。

在雨傘運動中,他看到政府無得救,「瘋狂到原來真的會出防暴隊,唐英年當年在選舉論壇指梁振英說過有一日出動防暴隊對付示威人士,當時以為是講笑或Soundbite,原來是真的。」他說,近年明顯有更多身邊人與他談起社會事件,政府拒絕發牌給香港電視,更是拉近了家中兩代的分歧,「上一代都感受到連揀多個台的自由都被剝奪。」不過,身邊有不少同輩依然是冷水照頭淋,勸說他不如將時間花在計劃如何去玩、去哪裏食飯、旅行上,又或者勸他快些讀碩士或管理課程,盡快升職更好,「他們甚至說,如果覺得公立醫療制度有問題,咪轉去私家醫院,那份錢(薪金)足夠滿足你,但我覺得制度廉潔、公義不是錢可以買到的。」

香港令很多年輕人感到絕望的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如劉凱文所說,「在香港不是講生活,而是生存,衣食住行都不是可以用自己努力達到,個人生活質素可以說無晒。」不過他說最憂慮的,還是未來被全權控制,「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涉及抄襲可以不了了之,港大校委會研究生代表選舉派紅包,可以因為金額太細而沒有事,現在的價值不停在扭曲,總之歸邊就做乜都得,死都講得翻生,準則隨時變,這令年輕一代對香港沒有願景。」

截至周三(9日),衛生服務界共有28人報名。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 政治老將重來 一致反梁

相比起一班政治素人,一些身經百戰的「政治老將」也許給人感覺較保守,但想法縱有些不同,目標卻始終一致。吳永輝曾參選兩屆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選委均當選,但依然是當中的極少數,今屆他組成約5人的團隊參選,加上由同一界別的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支持、大多是政治素人組成的CoVision16,合共有20多人參選,是歷來最多,吳永輝直言與對方的投票策略不盡相同,但反對梁振英連任的大方向一致。

在立法會選舉中,姚松炎以黑馬姿態當選,被視為翻倒了「梁粉票倉」,因為在上一屆特首選舉中,梁振英在該界別獲得23個提名,是他獲得提名第二多的界別,「但今次顯然會不一樣,梁振英在這界別得到的支持不會似上屆咁多。」吳永輝將特首的票源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中共在港黨員與中資,第二類是傳統左派,如民建聯等政黨,第三類是商界建制,第四類是選委會中的第二界別,「從上屆賽果可見,就算是建制派都不見得個個投向同一個候選人,今屆屬於政協的林雲峰已表明支持曾俊華,上一屆的選委票王鄔滿海亦講明不一定支持梁振英,這些都成為不確定的因素。」

用盡餘力 選較理想的人

雖然如此,特首選舉與立法會選舉是不一樣的戰場,當選選委可投一票,但其影響力卻不足一票,「(選特首)只是一場半選舉,真正的選舉是在背後,北京、中聯辦的影響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不過,吳永輝不認同部分候選選委的投白票策略,他傾向將僅有的權力用盡,選一個比較理想的候選人,「而不是有些人投奉承一票,或是抗議一票,最惡劣的情況,如果只有CY(梁振英)可能真是不投票。」他依然深信,當選選委對選舉結果的影響有限,但如果下屆特首得票比梁振英更低,假設只有601票,他認為中央還是會在意的。

吳永輝本身是規劃師,他參選2012年立法會選舉的政綱提到香港需要一個全民參與的全港發展策略,為香港作長遠規劃,「第一屆特首董建華提過很多宏觀的計劃,數碼港、中藥港等,雖然不是全部可落實,之後曾蔭權大致上沒有落實大計劃,他在沙氏之後上任,採取無為而治的做法,但是到梁振英政府理應更全面看發展,但民無信不立,咁多人質疑他,他很難取得社會共識去發展、推動任何事,除去這政治因素,在產業發展、分布其實是沒有方針。」

截至周三(9日),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共有43人報名。

 

撰文:馮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