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36
    +0.0024 (+0.03%)
     
  • 人民幣

    0.9238
    +0.0001 (+0.01%)
     
  • 道指

    37,948.50
    +173.12 (+0.46%)
     
  • 標普 500

    4,966.56
    -44.56 (-0.89%)
     
  • 納指

    15,283.13
    -318.37 (-2.04%)
     
  • 日圓

    0.0504
    +0.0000 (+0.04%)
     
  • 歐元

    8.3443
    +0.0099 (+0.12%)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6
    +0.53 (+0.64%)
     
  • 金價

    2,409.90
    +11.90 (+0.50%)
     
  • Bitcoin

    64,365.88
    +1,009.59 (+1.59%)
     
  • CMC Crypto 200

    1,383.70
    +71.08 (+5.42%)
     

【股話家常】落後資產泡沫話股市(鄭家華)

港股在24000點整固,嘗試上撲去年高位24364點不果後,於上周隨美聯儲局升息加溫,而回頭下試23500點水平。但似乎過去兩周香港人的焦點,並不在股市,而是大家都猜得到的樓市。

誘因亦是人所共知,就是中資或有中資作主要股東的財團,接連以高價奪得鴨脷洲新地王,以及港鐵(00066)黃竹坑站上蓋項目發展權。本欄無意單純探討,為何他們如此勇進,反而是想從地產作為一種主要投資種類,開始討論。

債市物業受追捧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近10年簡短的世界經濟金融史。眾所周知,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聯儲局率先拋出量化寬鬆措施,帶領全球大小央行瘋狂印鈔,盼能拯救陷於水深火熱的全球經濟。經濟學家們都紛紛對此表達擔憂,怕會引起某種超級通脹或超級泡沫。10年過後,歐央行和日本央行,仍在奮力對抗通縮,找盡藉口延長及放大自身的量寬措施。至今云云實施過量寬的國家中,似乎只有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美國,有需要擔心一下通脹而加速加息。

但無論怎麼看,與民生有直接關係的日常開支,似乎仍未見到顯著升幅。例如,我們已沒有聽到農作物價格颷升的消息;又或者油價即使反彈,但其實還未及歷史高位的一半。只有房產價格和租金,似乎由美國到英國、內地一綫城市到香港、澳洲到新西蘭,是真正在持續刷新高價。而跟房產一樣,沒有股市指數作實時指標,分分秒秒報升跌的債市,平均債價亦算是新高。一些沒有甚麼現金流,又或者資產可作抵押的公司,其發債成本都可低於3%年利率。

廣告

股市未算是泡沫

為何多輪印鈔產生的游資,大部分寧選擇投資債市或物業?或許之前提到,股市指數的實時性以及在金融海嘯間波幅之大,會令很多人覺得投資股市的風險,遠比地產和債市大。最後,有人會用美股三大指數天天在創新高這事,去質疑筆者環球市無泡沫這個看法。但以全球角度而言,確實不少股市,跟其歷史高位還有一段大距離,香港和日本是佼佼者。

就算是美股,有看本欄的讀者亦應該知道,過去數年最大的買家,其實是來自美國上市公司自身的回購。這亦間接證明,美國上市公司現金流強勁,基本因素甚佳,即使在現在估值,亦只可說是偏高,而不算是泡沫。環球三大主要投資市場(樓、債、股)而言,大家就算要硬說股市有泡沫,它亦只可算是一個大落後的泡沫!

作者:鄭家華

興業金融證券投資服務董事總經理,從事投資行業超過20年,為香港財經評論家協會創會會員。20歲前放洋亦崇洋,2000年後漸覺洋方子不對,入讀科大於北京辦的EMBA惡補國情,愛發掘中小型股份,愛寫作遊歷。以人文看投資,用投資解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