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收市價 | 37.750 |
開市 | 37.650 |
買盤 | 37.900 x 0 |
賣出價 | 37.950 x 0 |
今日波幅 | 37.650 - 38.100 |
52 週波幅 | 33.150 - 43.700 |
成交量 | |
平均成交量 | 2,553,686 |
市值 | 235.058B |
Beta 值 (5 年,每月) | 0.54 |
市盈率 (最近 12 個月) | 19.54 |
每股盈利 (最近 12 個月) | 1.940 |
業績公佈日 | 2023年3月09日 |
遠期股息及收益率 | 1.44 (3.45%) |
除息日 | 2022年8月24日 |
1 年預測目標價 | 48.47 |
本港經濟剛步入復常,港鐵(00066)隨即宣布上調票價,按6月起生效的票價調整機制,今年要加價2.3%,為對上一次即2019年加價3.3%後,再度上調票價,港鐵預計約九成乘客每程車費不加多於4角。港鐵強調,自兩鐵合併以來,港鐵平均每年的票價調整幅度,低於「同期香港平均每年通脹率」。港鐵每年度宣布調整後的新票價通常會於6月內落實,具體日期有待公布。有議員不滿港鐵加價,期望港鐵加碼提供額外票價優惠。 運輸業工資指數出爐升3.6% 根據檢討後的票價調整機制方程式,以政府統計處昨天公布的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上升3.6%)的一半,加上早前公布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2%)的一半,扣除剛改為與香港物業發展利潤掛鈎的生產力因素,再把特別減免和延後追加等特別安排一併計算後,得出今年整體票價上調2.3%。 港鐵稱,現正計算個別車程票價變化,當完成所需行政程序,包括向政府提交由兩名獨立專家發出票價調整計算符合機制規定的證明書後,便會正式公布2023/24年度車費表及實施日期。 港鐵香港客運業務總監楊美珍指出,公司過去3年與市民一同面對疫情所帶來的持續衝擊及嚴峻挑戰,檢討後的機制和特
根據票價調整新機制,港鐵公司(00066)今年將可加價2.3%,新票價預計6月實施。政府上星期公布的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結果,生產力因素將與物業利潤掛鈎,在方程式當中,統計處今日公布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最新為3.6%,連同通脹,計算出今年港鐵將會加價2.3%。港鐵早前公布,提升綠色專線小巴轉乘優惠,由每程0.3元增加至0.5元,另因應去年發生事故須撥出的款額,將用作提供4個指定周六及周日的「特别車費日」,乘客可以半價乘車。港鐵預計,約9成乘客的車費將上調4毫或以下。港鐵表示,正計算個別車程票價的變化,在完成所需行政程序後,會正式公布新的車費表及實施日期。港鐵香港客運業務總監楊美珍表示,過去3年港鐵面對疫情帶來的持續衝擊及嚴峻挑戰,檢討後的機制及特別安排,降低票價調整幅度,期望平衡市民的負擔能力,同時確保港鐵能繼續提供優質服務。楊美珍說,本年度的票價調整幅度,已包括早前公布的特別安排,即特別扣減其中1.2%,及延後合共1.85%至 2024/25年度實施。自兩鐵合併以來,港鐵平均每年的票價調整幅度,低於同期的香港平均每年通脹率。(SY)#加價
統計處今日(28日)今日公布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升3.6%,該統計為港鐵(0066)可加可減機制的方程式最後一個因素。以此計算,港鐵2023/24年度可加價2.3%。港鐵預計,約九成乘客車程的車費,將上調0.4元或以下,希望新方案可平衡市民的負擔能力,同時確保港鐵能繼續為乘客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 港府同港鐵上周達成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檢討結果,其方程式經修訂後沿用兩組參考數據,包括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及同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兩個數字各自除半後相加,再減去生產力因素。但生產力因素計算方式,由以往計算港鐵車務營運年增長率,改為按香港物業發展利潤水平而定,介乎0.6%至0.8%。由於去年利潤超過100億港元,今年減幅為上限的0.8%。 今次可能是港鐵自2019年來再次加價。在過去3年,由於疫情關係,港鐵都未能加價,其中2021年更是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以來首次減價1.85%。 港鐵又指,正計算個別車程票價的變化,在完成所需的行政程序後,會正式公佈2023/24年度的車費表及實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