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戶籍老人超35%,老齡程度居全國首位
上海的戶籍老齡化程度,在各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截至2019年末,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萬人,占戶籍總人口35%。根據上海市政協的預測,到2030年佔比將升至40%,到2040至2050年,這一比例將達44%。 高齡老年人口增加、失能失智比例提高、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加速,使得養老服務需求將更依賴社會化供給。以上海為例,在不考慮死亡和人口流動的情況下,上海2010年45-59歲的人口達到逾532萬,這些人口在2025年進入老齡人口行列。而2019年末,上海常住人口總數為2400多萬人。 專家指出,老齡化社會意味著人口老化,勞動力老化,養老負擔重,如抑鬱症等心理問題增多,出現老年人返崗就業的情況,經濟處於低增長和零增長的狀態。 上海提出,到2025年全市街鎮養老綜合體達到500家,實現15分鐘養老服務網路全覆蓋。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7.8萬張。優化床位供給結構,圍繞失能失智老人需求,持續增加護理型的床位供給,到2025年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加快居家、社區和城市基礎設施適老環境改造,到2025年實現居家適老化改造2.5萬戶。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預測,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2.1億,占總人口數的約15%;如果以60歲及以上作為劃定老年人口的標準,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到2050年時將接近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