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全國一年冒出2000多家「量子企業」,它們是啥來路?

作為創新產業的「明星」,量子科技近年來備受關注。近一年來,全國各地冒出2000多家各類「量子企業」,將量子力學原理與化妝品、農業、食品、服裝、汽車等傳統產業「嫁接」。這些企業究竟是體現了產業市場潛力的新動能,還是蹭熱點的「偽創新」? 量子水、量子項鏈、量子煙盒、量子眼鏡、量子手機膜……在電商網站上搜索,各類「量子商品」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商品的共同特點是價格不菲、「功能強大」,其關於「科學原理」的神奇描述更十分吸睛。 「你的細胞每天都在損失能量!」一款量子面膜產品宣稱,可以釋放量子能量波,利用頻率共振原理,與人體生物電和諧共振,改善微循環,深層滋養細嫩肌膚,「凈亮膚色,緊致皮膚,讓你變身‘凍齡’女神!」 物理學博士、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唐世彪說,目前,真正的量子資訊技術應用領域主要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其他領域還沒有實用化。打著「量子加日用品」旗號的,一般都是蹭概念、講故事,甚至可能涉嫌詐騙。 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表示,像量子水、量子鞋墊、量子眼鏡等等,都是利用新的概念炒作,量子科技到現在,還沒有讓老百姓可以用的產品,短時間內也做不到,不可能很快就達到能進入千家萬戶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