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滬深300

    3,520.96
    +18.18 (+0.52%)
     
  • 美元

    7.8259
    +0.0029 (+0.04%)
     
  • 人民幣

    0.9228
    -0.0004 (-0.04%)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4
    -0.0000 (-0.08%)
     
  • 歐元

    8.4441
    -0.0251 (-0.30%)
     
  • 英鎊

    9.8780
    -0.0070 (-0.07%)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1,004.93
    +1,730.62 (+2.50%)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在家工作 WFH 如何避免抗疫肥胖?

第五波疫情肆虐應政府呼籲居家抗疫,不過根據過往經驗,當疫情紓緩時,不少人會發覺身形胖了一圈,就如早前衞生署有調查指學生的超重及肥胖比率明顯上升。在大吃大喝的佳節過後,增磅危險指數有增無減 。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健康人士的每天脂肪攝取量,為每天總能量攝取量的百分之15至30。如每天能量攝取量為2,000卡路里,其膳食脂肪攝取量不應超過65克,其中飽和脂肪不應超過22.2克,而反式脂肪不應超過2.2克。要知道2.5湯匙牛油、4條香腸已有近20克的飽和脂肪。 而脂肪類食品位於健康飲食金字塔中的最頂層,理應吃得最少。脂肪可分為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若大量攝取脂肪的話,會導致過重甚至肥胖。特別是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更會令血液內的膽固醇水平上升,增加患上心臟病的風險。王穎羚表示,要食得低脂,先要知道食物的脂肪來源。不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植物油、堅果、種子和深海魚。大多數飽和脂肪是來自動物產品,如肉類、乳製品和蛋類,要留意是椰子油和棕櫚油同樣含有大量飽和脂肪。至於反式脂肪則在油炸食物及預先包裝食物中最為常見,包括植物牛油、曲奇餅、蛋糕和薯片。 應培養正確健康飲食觀念 相信不少人遇上抗疫期間體重上升的問題,有指大多數人均認為碳水化合物和糖份是元兇,卻不知道過多的脂肪攝取也是關鍵因素,皆因一克脂肪有9卡路里,比一克碳水化合物的4卡路里多兩倍。若要食得低脂,有專家建議進食肉類時,以瘦肉為主,或是已去皮的雞、鴨肉等,同時可將肉眼所見的脂肪和肥肉去掉。在家煮食時,可以蒸、煮、煨、燉、烤、焗和燒等低脂的烹調方式,取代煎和炸。 也建議大家每星期最少有(非連續的)兩天進行肌肉強化活動,並應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例如腿部、臀部、背部、胸部、腹部、肩膀和手臂。在每節體能活動中,針對每種肌肉群的動作各進行三組訓練,而每組重覆8至 12 次,最理想是每星期有(非連續的)三天進行肌肉強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