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滬深300

    3,520.96
    +18.18 (+0.52%)
     
  • 美元

    7.8257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28
    -0.0004 (-0.04%)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4
    -0.0000 (-0.08%)
     
  • 歐元

    8.4410
    -0.0281 (-0.33%)
     
  • 英鎊

    9.8770
    -0.0080 (-0.08%)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831.45
    +1,446.73 (+2.09%)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大行觀察】人行易綱稱儘可能延長正常貨幣政策 但不搞大水漫灌

人民銀行在9月24日召開第三季度貨幣政策會議後發表簡短聲明,強調國內外形勢更為嚴峻,貨幣政策將繼續精準發力,也要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會議雖然強調要加強財政、產業、監管政策之間的協調,未釋放大幅寬鬆的信號。高盛認為,與二季度貨幣政策會議相比聲明,三季度聲明顯得較為鴿派。 人行行長易綱於本周二(2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將盡可能地延長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時間,目前不需要實施資產購買操作,並指中國的經濟潛在增速仍有望維持在5%-6%的區間,有條件實施正常貨幣政策。 不過,市場擔心中國經濟正面臨新一輪的「明斯基」時刻,包括恒大事件引發的房地產市場低迷、限電限產造成產業活動近乎停擺,以及新冠疫情暴發等愈來愈多的阻力。這些不利因素促使投行和研究機構削減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同時預計中國政府將放鬆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 高盛周二率先發表報告,擔心限電措施和產業減產,加劇中國經濟的「重大下行壓力」,預計超過4成產業活動將受影響,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GDP)由8.2下調至7.8%,另一美資大行花旗則因恒大事件及限電限產為由,調低中國明年GDP增長目標由5.5%至4.9%。 花旗預料,增長壓力可能引發部分政策寬鬆,包括明年減息0.25厘,又預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機將提前至今年10月,屆時或降準0.5個百分點。該行並下調多個中國股票指數目標,料恒指今年底將達到26800點,較現水平仍有逾9%的潛在上升空間。 易綱在文章中表示,當前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率長期趨於下降,一些經濟體的政策利率已接近於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又說各國央行應當盡可能避免實施資產購買操作,如果必須實施,也應盡可能減少資產購買規模,縮短持續時間。 高盛報告指出,人行在三季度聲明中強調,外部環境更趨嚴峻複雜,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重申需要保持穩定的廣泛信貸增長,整體基調與8月下旬大型銀行的會議聲明一致,人行還稱將繼續優先支持實體經濟,更好利用3,000億元人民幣再貸款額度,增加面向中小型企業和個體企業貸款規模。 三季度聲明中亦提到「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高盛相信這是因應近期恒大事件而補充的註腳,進一步說明北京對妥善處理恒大事件的承諾,該行相信這有助減輕整體內房市場的風險,儘管這不意味房地產信貸的大幅寬鬆。 對於行長易綱重申維持並延長正常的貨幣政策立場,又排除人行通過購買資產向市場實行大水漫灌的政策,反映人行未有排除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短期內減息的機會較低,高盛仍然維持人行第四季降準50點子的預測,作為替代第四季中期借貸便利(MLF)的運用。 高盛認同易綱看法,就是實際利率應略低於GDP增長,因為利率太低了,會導致過度投資、產能過剩、高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等問題。 易綱稱,資產購買工具不是典型的貨幣政策工具,只能使用當市場出現故障時,中央干預銀行的目標應該是恢復市場的正常功能,而不是取代市場功能,其次是人行的干預應先於市場情緒未穩前便出手,最後是人行應減少資產購買數量,並縮短其時間表,力度僅與市場引發的事故範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