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830.30
    -212.58 (-1.25%)
     
  • 國指

    5,761.73
    -95.81 (-1.64%)
     
  • 上證綜指

    3,031.64
    +1.96 (+0.06%)
     
  • 滬深300

    3,482.88
    -13.32 (-0.38%)
     
  • 美元

    7.8143
    +0.0042 (+0.05%)
     
  • 人民幣

    0.9130
    -0.0001 (-0.01%)
     
  • 道指

    36,245.50
    +294.61 (+0.82%)
     
  • 標普 500

    4,594.63
    +26.83 (+0.59%)
     
  • 納指

    14,305.03
    +78.81 (+0.55%)
     
  • 日圓

    0.0530
    +0.0005 (+0.99%)
     
  • 歐元

    8.4999
    -0.0026 (-0.03%)
     
  • 英鎊

    9.9240
    +0.0650 (+0.66%)
     
  • 紐約期油

    74.38
    -1.58 (-2.08%)
     
  • 金價

    2,091.70
    +34.50 (+1.68%)
     
  • Bitcoin

    38,813.97
    +489.00 (+1.28%)
     
  • CMC Crypto 200

    802.76
    +11.20 (+1.41%)
     

最嚴“限塑令”推行,龐大市場需求誰來接續?

2021年1月1日,新版限塑令將正式生效,全面禁塑的第一聲號角至此打響。一時間,各大餐飲企業、連鎖商超紛紛落實環保行動,開啟轉型升級的道路——原先售賣的一次性塑膠袋被替換成了無紡布袋、紙袋,或是可降解塑膠袋,此前免費提供的塑膠吸管逐漸換成更為環保的紙吸管或是可降解塑膠吸管,不同材質的環保刀叉勺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塑膠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塑膠薄膜產量達1594.62萬噸。相比之下,2019年生物降解塑膠消費量僅為52萬噸,在限塑令逐步實施的未來5年時間內,將有龐大的市場尋求相關的替代品。多家上市公司已加快入局步伐,擴大相關替代品產能、佈局包含原材料生產的完整產業鏈。 從需求看,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統計測算,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上述3類塑膠製品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從供給看,無紡布、紙、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膠的年供應量約有40萬噸。同時,相關部門也呼籲:在相關企業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替代產品的同時,也希望廣大消費者共同參與到塑膠污染治理中。 可降解的概念也讓相關領域的造紙和可降解塑膠企業的股票出現強勢上漲。不過,在概念熱度之下,仍要關注公司的具體產能。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限塑令的逐步實施,可降解領域公司的可降解塑膠產能會逐步擴大,而白卡紙產能較為充足,能替代的市場份額會隨著可降解塑膠的成本價的變化而產生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