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830.30
    -212.58 (-1.25%)
     
  • 國指

    5,761.73
    -95.81 (-1.64%)
     
  • 上證綜指

    3,031.64
    +1.96 (+0.06%)
     
  • 滬深300

    3,482.88
    -13.32 (-0.38%)
     
  • 美元

    7.8143
    +0.0042 (+0.05%)
     
  • 人民幣

    0.9130
    -0.0001 (-0.01%)
     
  • 道指

    36,245.50
    +294.61 (+0.82%)
     
  • 標普 500

    4,594.63
    +26.83 (+0.59%)
     
  • 納指

    14,305.03
    +78.81 (+0.55%)
     
  • 日圓

    0.0530
    +0.0005 (+0.99%)
     
  • 歐元

    8.4999
    -0.0026 (-0.03%)
     
  • 英鎊

    9.9240
    +0.0650 (+0.66%)
     
  • 紐約期油

    74.38
    -1.58 (-2.08%)
     
  • 金價

    2,091.70
    +34.50 (+1.68%)
     
  • Bitcoin

    38,857.51
    +67.94 (+0.18%)
     
  • CMC Crypto 200

    802.76
    +11.20 (+1.41%)
     

樂施會指本港貧富差距再擴大至57.7倍歷年最大 逾136萬人處貧窮狀態

樂施會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第一季整體貧窮率達2成,逾136萬人處於貧窮。疫情前後的貧富差距由19年的34.3倍擴大至23年第一季的57.7倍,上升23.4倍。在職貧窮、失業貧窮及非活躍經濟人口貧窮問題嚴重。樂施會指調查顯示疫情即便過去,低收入家庭反而面臨更大挑戰。 樂施會又指,首季有近21萬在職貧窮人士,佔就業人口6.4%。近六成有全職工作,比例最高的為零售、住宿和餐飲服務行業,每十位便有一位在職貧窮。至於首季失業率為3.1%,約11.4萬人,當中超過四成人處於貧窮狀態。 雖然今年第一季的失業率3.1%,當中超過四成人處於貧窮狀態,其中六成貧窮失業人口稱被公司遣散或解僱;近六成已失業兩月或以上,超過3成失業半年或以上。當中超過七成人失業前從事低技術水平工作,反映低技術人員競爭力不足,未能應對疫情後社會轉變。而非經濟活躍貧窮人口亦大幅上升,首季數字逾110萬,較2019年增加超過一成。當中近半為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較2019年急增超過3成 樂施會呼籲政府考慮進一步輸人外勞前,應先透過調高最低工資、創造就業等,協助基層就業。亦建議由政府推廣「生活工資」,包括應付住宿、醫療緊急費用及飲食開支;加強幼兒託管服務,定期檢討「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成效,並將計劃擴展至18區,幫助婦女重新投入勞動市場。亦建議,按劏房人口比例將「社區客廳」擴展至18區。並針對劏房的租金問題設立起始租金,及延長「簡約公屋」居住期限,直至住戶獲分配公屋。 而非經濟活躍人口貧窮問題,是疫後貧窮率上升主要原因,預計第二季情況不會大幅改善。正研究更多貧窮線的表達方式,如以支出角度取代現時收入角度計算貧窮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