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
【彭博】-- 在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考慮合併的各種原因之中,有一個格外突出,那就是中國。
隨著比亞迪等廠商生產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越來越受歡迎,昔日被公認為優質汽車供應商並占據領先地位的日本車企日漸式微。它們當初在中國本地建廠以滿足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料有的需求,現在這些工廠產能過剩。
「本田和日產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丟失市場占有率,」麥格理證券韓國分析師James Hong稱。「我們預計兩公司都將繼續大幅削減產能,以便至少覆蓋它們在中國的一些固定成本負擔。」
在截止3月的財年中,日產在中國生產了779,756輛汽車,約為近幾年中巔峰產量的一半。花旗集團全球市場分析師Arifumi Yoshida表示,這家總部位於橫濱的公司已著手實施成本削減計畫,將把全球產能削減五分之一至 400萬輛,在削減掉的100萬輛產能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
本田已在7月表示,它在中國將關閉一些工廠、將產能削減20%。執行副總裁Shinji Aoyama上個月說,該公司正在與當地合作夥伴磋商進一步減產事宜。
整體上,自2018年底日產前董事長Carlos Ghosn被捕並被罷免以來,該公司就陷入了動盪。多次管理層變動和過時的產品線也促使其市值縮水至約1.6萬億日圓(102億美元)、退步為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
這使得日產成為潛在的收購目標。
在鴻海就入股一事接觸日產後,合併談判的籌備工作似乎加快了。不過一位知情人士上周表示,隨著日產與本田磋商潛在合併事宜,鴻海暫時擱置了對日產的興趣。
日產預計,當前財年將生產汽車320萬輛,這遠低於其500萬輛的年產能。日產執行副總裁Hideyuki Sakamoto 11月告訴分析師,這意味著產能利用率為64%,但不包括中國的話,這一數字在73%左右。
彭博行業研究高級分析師Tatsuo Yoshida認為,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公認最佳產能利用率為80%以上。
Sakamoto說,日產已然在調整生產速度和工人班次,同時將舊生產線與新生產線整合。櫪木工廠引進的新一代生產技術將在其他工廠部署,以節省人力。他說,這些措施最快將於明年開始見效。
「我不會下結論說,中國市場永遠不會為日本製造商帶來豐厚的利潤,」Yoshida表示。「但未來三到五年內不會。」
原文標題Dire Situation in China Is One Reason for Honda, Nissan Merger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