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32 分鐘
  • 恒指

    17,913.10
    -263.24 (-1.45%)
     
  • 國指

    6,352.51
    -99.55 (-1.54%)
     
  • 上證綜指

    3,027.41
    -0.63 (-0.02%)
     
  • 滬深300

    3,536.85
    -6.03 (-0.17%)
     
  • 美元

    7.8092
    -0.0031 (-0.04%)
     
  • 人民幣

    0.9283
    +0.0003 (+0.03%)
     
  • 道指

    38,747.42
    -120.62 (-0.31%)
     
  • 標普 500

    5,375.32
    +14.53 (+0.27%)
     
  • 納指

    17,343.55
    +151.02 (+0.88%)
     
  • 日圓

    0.0494
    -0.0000 (-0.08%)
     
  • 歐元

    8.3838
    -0.0078 (-0.09%)
     
  • 英鎊

    9.94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8.34
    +0.44 (+0.56%)
     
  • 金價

    2,330.50
    +3.90 (+0.17%)
     
  • Bitcoin

    67,529.40
    -311.34 (-0.46%)
     
  • CMC Crypto 200

    1,397.48
    -44.16 (-3.06%)
     

保險是騙人的

早些時侯出席一個保險客戶的講座,在問答的環節,有位參加者說保險是騙人的,保險代理也是騙人的,而保險也不可靠,因為保險公司會倒閉。他列舉了一些例子,說如何騙人及如何被拒保。我不太同意這說法,也對其經歷感到同情。

「保險是騙人的」不是對的陳述,因為很多公司也有為僱員買意外、醫療等保險。很多人因為買了醫療保險,不用花很多的金錢便得到優良的治療,否則要動用自己的資產,有可能影響其他(如退休、子女升學)的財務計劃。亦有人因為買了旅遊保險,在旅途時不慎遺失了錢包或證件,可以得到賠償。我曾經在旅遊時遺失了護照,因為有旅遊保險,得到了因要額外住宿及再申請證件費用的賠償。又有個案是家庭經濟支柱突然離世,因為他買了人壽保險,其家人得到了金額不少的賠償,可以償還按揭及繼續其原有的生活模式,包括供養子女至大學畢業。

這都是我身邊真實的個案,因買保險被騙的例子不多。很多時候是個別代理的操守出了問題,或是購買保險的當事人不小心引致的悲劇。以數字來看,因保險得益的比因保險得禍的遠多得多,若因此而下了錯誤的結論,便等同把自己置於極大的風險中。當有意外時,如患上嚴重疾病,當事人便要自己全數支付數以十萬元計的醫療開支,或是等候政府的醫療服務。這好像有女性因曾被男子騙去多年的感情,便說世上的男子都不是好人,那換來的結果可能就是錯過了更好的機會。

市場上確實有不良份子誘騙客戶以大額金錢購買年期長、回報低的保險產品。我亦不只一次說過買保險前要貨比三家,這不是比較價格那麼簡單,而是留意當中條款的細節。再利用冷靜期去決定是否繼續持有保單。作為保險公司及從業員,只盲目追求業績而忽略了對代理在操守方面的培訓,代價會是相當大。慶幸的是邀請我作分享的那幾間保險公司不是那位客戶舉例的一間,我與朋友談及此事時他也舉出同一間公司的壞案例,看來這間公司真的要在培訓代理的操守及專業方面多花資源,否則其名字只會與負面新聞及騙子劃上等號,損害自己之餘也令大多數依循正規方法經營的同業受損。

至於被拒保,我承認現時有不足的地方,保險還是在年青時開始購買較理想,否則保險公司不會做一購買便明知要賠償的個案。以偏概全,到最後吃虧的是自己,反而想想那些經歷背後的原因再重新上路才是上上之策。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