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樓價經首三個月連環上衝後,逐漸轉趨冷靜,惟在整體經濟情況改善下,料短期整固橫行後有力再展升勢。差估署今日(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4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54.2點,按月續升0.54%,創自去年9月後的七個月新高,惟升幅收窄至今年以來最少。樓價今年起已連升四個月,累漲5.83%;若與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樓價累積跌幅已收窄至11.03%。 陳海潮指出,4月份樓價指數升幅顯著收窄至只有0.54%,為今年以來最少的按月升幅,相信樓價經歷首季彈升後,買家開始顯得冷靜及審慎;加上一手新盤多以貼市價、甚至低市價推盤,對二手市場樓價造成一定壓力。此外,4月上旬復活節長假有不少人外遊休戰,樓市出現量價齊降的整固市況。 展望5月份,月初美國再次加息,而本港普遍銀行亦跟隨加息0.125厘,對樓市帶來一定心理影響;而且一手新盤攻勢不斷,開價吸引,持續搶佔二手市場客源;惟業主普遍看好後市,減價情況不多,故料5月份樓價指數持續在低位橫行整固,料全月將表現平穩或微升0.2%左右。 後市方面,由於整體經濟在通關後持續復甦,加上港府銳意吸納內地及海外
高力香港修訂全年中小型私人住宅樓價,預測按年升幅為2%至6% 。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4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354.2,按月升0.54%,連升四個月兼創7個月新高,累計本年4個月,升幅達5.83%。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表示,樓價持續由中小型單位帶動,首季表現復甦,主要受包括通關、發展商積極推售、調整印花稅階及美國加息步伐減緩,四大利好因素帶動市場樂觀氣氛。然而,踏入第二季,觀乎私人住宅市場的成交金額及宗數,明顯比首季熾熱放緩,樓價能否持續向上,很大程度視乎息口以及港股市場變化。 李婉茵續指,隨著利好消息逐漸在市場反映及消化,再觀乎近期銀行同業拆息走勢,節節上升,至5月10日起更突破4厘,最新報4.35厘,雖不直接影響按揭貸款,惟對整體貸款的成本造成上升壓力,特別是需要銀行貸款作營運的企業經營者,將會更審慎運用資金,從而間接令樓市購買力趨向保守。另一方面,素來有樓市指標的恒生指數,近來表現波動,從年初高位的22,688點,下挫至18,660點水平,造就利淡因素,樓價往往隨之有滯後反映,值得密切參考;最後,首季的樂觀情緒亦驅使二手業主叫價進取,成交步伐卻未能跟上發展商的一手銷情,故預
差餉物業估價署今日公布,4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 354.2,按月上升0.54%,連升四個月兼創 7 個月新高,累計今年4個月累升 5.83%。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回應數據時表示:「樓價持續由中小型單位帶動,首季表現復甦,主要受包括通關、發展商積極推售、調整印花稅階及美國加息步伐減緩,四大利好因素帶動市場樂觀氣氛。然而,踏入第二季,觀乎私人住宅市場的成交金額及宗數,明顯比首季熾熱放緩,樓價能否持續向上,很大程度視乎息口以及港股市場變化。」李婉茵續指,隨著利好消息,逐漸在市場反映及消化,再觀乎近期銀行同業拆息走勢,節節上升,至 5月10日起更突破4厘,最新報4.35厘,雖不直接影響按揭貸款,惟對整體貸款的成本造成上升壓力,特別是需要銀行貸款作營運的企業經營者,將會更審慎運用資金,從而間接令樓市購買力趨向保守。另一方面,素來有樓市指標的恒生指數,近來表現波動,從年初高位的22688點,下挫至18660點水平,造就利淡因素,樓價往往隨之有滯後反映,值得密切參考;最後,首季的樂觀情緒亦驅使二手業主叫價進取,成交步伐卻未能跟上發展商的一手銷情,故預期二手價錢將在下半季逐步調整至市場價格。綜合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4月份全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升至354.2,按月升0.54%,按年則跌8%。中小型單位(100平方米以下)售價指數按月升0.51%;較大面積單位(100平方米或以上)售價指數按月升1.26%。當中,A 類物業(40平方米以下)售價指數按月升0.99%;B類物業(40-69.9平方米)按月升0.26%;C 類物業(70-99.9平方米)按月升0.09%;D 類物業(100-159.9平方米)按月升1.42%;E 類物業(160平方米或以上)按月升0.42%。租金指數方面,4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78.2,按月升1.42%,連升3個月;按年升0.51%。今年首4個月,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升5.83%;租金指數升1.54%。 (BC)#差估署 #樓價指數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電台節目上表示,同區七年樓齡補償機制產生很多問題,要在適當時間檢討,而市建局未來會進入貸款期,要靠借貸維持推展項目。他以深水埗兼善里項目為例,收購呎價達1.6萬元,但單位呎價只有8,000至9,000元,若將資源投放到其他發展會更符合經濟效益,認為要在適當時候檢討舊區重建收購價。 他解釋,市建局在舊區重建收購時,有不少業主一人持有十多個單位,沒有自費樓宇維修,反而社會要運用很多資源幫助舊樓業主,但業主本身卻沒有做到應做的樓宇復修,加上機制並無劃線,不論業主富裕與否,都可以享有同等的補償機制。他形容市建局在2001年釐定收購價水平時「的確無深思熟慮」。 韋志成提到,旺角、油麻地的重建項目總收購成本達到1萬億至1.1萬億元,其中有四成多涉及七年樓齡補償,若將此部分資源投放到其他發展,包括造地後再支持舊區更新,應更符合經濟效益。 他指,市建局將就此詳細研究,並在本港有足夠土地儲備的時候檢討,看看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而在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土地上建屋,用以支援舊區更新,更符合經濟效益。(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佛誕長假期(5月26日至28日)樓市表現較為淡靜,其中二手成交大致持平。據美聯物業統計,過去長周末十大藍籌屋苑合共錄得約6宗成交,以星期六、日兩天計算,則錄得約5宗買賣成交,按周持平,若按十五大屋苑計算周末2天共錄得約5宗買賣成交,按周減少約28.6%。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各區新盤蓄勢待發,吸納不少二手客源,加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懸而未決,為整體樓市及股市氛圍添上不明朗因素,導致二手繼續維持整固局面。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則表示,不少港人於假期內出門短途旅遊,令二手市場交投形勢依然淡靜,未見突破,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過去周末十大指標屋苑累錄3宗二手成交個案,按周持平。廖偉強預期有意入市的買家對6月份息口走勢仍抱有憂慮心態,加上一手市場欠缺焦點,預料樓市牛皮悶局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於過去周末錄得5宗成交,按周回升66.7%,交投橫行,零成交屋苑減至5個。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本月初香港銀行跟隨美國加息後,買家對後市多抱觀望態度,入市信心明顯不足。 綜合市場數據,由於近日未有新盤開售,過去長周末一手市場僅錄得約22宗成交
會德豐地產旗下藍田山莊海景純住宅項目「KOKO MARE」,開售至今已累積售出192伙,佔可售單位81%,套現15.9億元。連同第3A期KOKO ROSSO,短短三個月內,已累售達500個單位,套現40.4億元,成績非常理想。因銷售反應熱熾,現加推價單第5號及上載銷售安排第3號,火速應市。 「KOKO MARE」價單第5號單位主要集中於第9座,包括3個1房(開放式廚房)單位、37個2房(開放式廚房)單位及5個2房梗廚單位,單位實用面積由316至500平方呎,單位售價由757.7萬至1168.3萬元,實用面積呎價由19712元至27044元,平均呎價22006元。價單第5號沿用價單第1A至第4A號的付款計劃及折扣優惠,買家如選用「120天現金優惠付款計劃」,並扣除價單上各折扣優惠後,可享最高12%折扣。 單位折實售價由666.8萬至1028.2萬;折實呎價由17348至23801元,折實平均呎價19367元。以折實金額計算,有3個(7%)單位低於700萬元,有16個(36%)單位低於800萬元,有39個(87%)單位低於900萬元,有43個(96%)單位低於1000萬元。是次45個單位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網誌表示,要讓本港更好更高效發展,必須改變思維,透過前瞻的規劃,更好理順空間佈局和基建配套,讓新發展地區能更好滿足市民的居住和生活需要。 陳茂波於網誌表示,本港截至去年,超過390萬人居於新界,佔比約54%,數字較二十年前高出3.4個百分點,而貫通香港東西南北的交通網絡,有助加快產業及商業發展,以及釋放沿途土地的發展潛力。 他指,東涌新市鎮擴展後,將提供額外6.2萬個住宅單位,容納多18萬人口,屆時整個東涌居住人口將會增加到約30萬人。而新界西未來三個項目,包括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和洪水橋站,以及新界東北的古洞站。幾個項目將於未來兩年內動工。當中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發展項目,可提供約2萬個單位,當中約一半是公營房屋,是社區設施齊備的新社區,第一期合共6,000伙公私型房屋預計在2030年起陸續落成入伙。(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中指研究院發布報告稱,5月房地產銷售延續按月回落態勢,企業推盤節奏明顯下滑。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依然在增加房價下跌預期仍在,加上近期個別房企償債壓力較大、部分城投風險上升,對市場預期形成擾動。 數據顯示,新房成交方面,5月首三周,重點50城商品住宅周均成交434萬平方米,較4月周均下降17.7%,較去年同期增長17.9%。 二手房成交方面,重點9城二手住宅周均成交套數較4月周均下降超20%(同口徑新房下降21%),北京、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降幅均在20%以上 。 報告指出,在各地樓市調整壓力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近期部分核心一二線城市開始優化調控政策,但整體力度仍較為有限,對提振市場活躍度、修復市場預期的效果並不明顯。6月作為房企年中衝刺關鍵節點,如果能夠及時出台支持政策,向市場傳遞信心,在房企大力推盤和促銷之下,6月房地產銷售有望迎來好轉。 中指院認為,6月市場走勢是關鍵,房地產仍須政策呵護。在目前市場調整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需中央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給予樓市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穩定購房者置業信心和預期,核心城市政策存在優化空間,市場也需要更實質性的政策落地。(ta/s)~ 阿思達克
過去周末未有焦點盤推售,新盤以銷售貨尾單位為主,昨天單日新增5宗成交,總括過去3天長假期共錄得約23宗。恒地(00012)旗下旺角利奧坊.壹隅昨錄2宗成交,分別為2座26樓 H 室,面積265方呎,成交價632.9萬港元,呎價約23883港元;另1座26樓 G 室,面積255方呎,以589.71萬港元沽出,呎價約23126港元。位於深旺道5號的利奧坊.壹隅提供614伙,面積184-800方呎,預計2024年5月底落成入伙,樓花期約12個月。同系紅磡 Baker Circle.Euston(迎匯)昨亦沽2伙,包括7樓F室,面積270方呎,成交價547.49萬港元,呎價約20277港元。 (BC)#恒地 #新盤
近期市場上的細價上車盤備受追捧,本周有多項開價「兩球」起的物業拍賣。其中,旺角通菜街連天台單位,開價230萬元,呎價約6,021元。
樓市氣氛呆滯,部分屋苑藉跌價才能打破悶局。已有兩個星期沒有交投的鰂魚涌太古城,最新有兩房單位以1,055萬元售出,相比去年6月對下一層單位的成交價,不足一年跌價約163萬元。
新盤市場未有大型銷售活動,以致一手交投偏軟,過去周六、日市場僅錄15宗一手成交,按周大減近八成。當中只有4宗於昨日錄得,期內恒基地產(00012)的旺角利奧坊‧壹隅沽出兩個一房戶,涉額1,222.61萬元。
納米單位面積細,樓價較一般單位為低,在樓市最高峰期間,成為一眾上車客入市首選,當時亦有相當數量捧場客,惟近年樓市逆轉,持有該類單位的業主或投資者未來應如何部署?有資深投資者就建議可換購較大面積單位,或以低市價租出迷你物業。
據香港置業旗下分行統計,港、九及新界10大二手指標藍籌屋苑於過去3天長假期(5月26-28日)共錄7宗成交,本周末兩日(5月27-28日)與上周末相比,按周增加2倍至5周高位。本周末10大指標屋苑中有4個錄得成交,當中以美孚新邨錄3宗表現最為理想;其次為錄得1宗成交的太古城、港灣豪庭及西九四小龍,至於其餘屋苑暫未錄成交。港置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近期發展商全力推售新盤,令一手成為市場焦點,扯走部分二手市場購買力。不過,適逢3日佛誕長假,不乏準買家四出回流二手市場「尋寶」,冀把握機會加速入市,故本周末多區二手睇樓量均錄約5-10%的輕微升幅。然而,由於不少業主因為對後市樂觀而收窄議價空間,故短期繼續維持「旺丁不旺財」的情況,二手成交量雖漲至5周新高,但仍徘徊低位。馬泰陽認為,近期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為樓市前景添上陰霾,相信有待一手購買力進一步回流二手,配合經濟不明朗因素逐步消除,二手才有望回穩,至於短期樓市「一手天下」的局面未改。 (BC)#港置
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佛誕的3天長周末(5月26-28日)10大藍籌屋苑合共錄得約6宗成交;而以周六日(5月27-28日)兩天計算,則錄得約5宗買賣成交,按周持平。若按15大屋苑計算,3天長假錄約7宗成交,周末2天共錄得約5宗買賣成交,較上周末減少約28.6%。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最近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焦點,在投資氣氛趨向審慎下,拖累港股創年內新低,同時亦影響樓市入市氣氛。另一邊廂,多個全新盤亦蓄勢待發,令不少買家聚焦新盤市場,吸納部分二手客源,難免令二手指標屋苑周末交投難見突破,陷入膠著局面。布少明認為,當美國成功解決債務上限問題刺激投資氣氛,以及新盤攻勢略為放緩,令一手買家回流二手,屆時二手成交才有望回穩。短期而言,二手將續於低位徘徊,一手主導大市的局面未改。 (BC)#美聯
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在過去的周末日10大指標屋苑累錄3宗二手成交個案,與對上的周六日相同;而佛誕3天假期10大指標屋苑則合共錄得6宗買賣。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雖然本周長假期只得3天,但不少香港人仍抱有「報復式外遊」心態,趁周末到內地或澳門短途旅遊,令二手市場交投形勢依然淡靜未見突破。 (BC)#利嘉閣
中原地產10大屋苑本周末錄得5宗成交,較上周回升66.7%或多2宗,交投橫行,零成交屋苑減至5個。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自本月初香港銀行跟隨美國加息後,買家對後市多抱觀望態度,入市信心明顯不足。一手新盤開價克制,成功搶去市場購買力,惟二手平價盤源早已被消化,加上業主持貨能力極高,議價空間有限,令二手交投明顯放慢。 (BC)#中原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認為,應在適當時候檢討是否值得以龐大社會資源,以同區7年樓齡呎價,收購重建項目的舊樓單位 。他又提到,早前流標的觀塘發展項目,對市建局財政收入有很大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市建局都要以借貸維持項目推展。 (BC)#市建局 #韋志成
上車指標屋苑沙田第一城本月交投冰封,僅錄約5宗成交,而過往最受追捧的兩房單位再錄蝕讓,項目一個中層單位減價至507萬元沽,原業主持貨近4年,帳面蝕18萬元。
內部政治鬥爭激烈的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死線臨近卻至今未見解決,加上面對主權信貸評級恐再被下調,激發市場避險情緒,美匯指數昨日升穿104大關。非美貨幣承壓,離岸人民幣再創逾6個月新低,兌每美元盤中低見7.094,即每百港元低見90.51元人民幣。人民幣走貶,令以中國資產為主的港股拾級而下,恒生指數昨日曾挫近500點,創近7個月新低,由於已確認失守牛熊分界線,不排除後市會繼續尋底,「五窮六絕」或會於今年應驗!
大型新盤攻勢浪接浪,陸續「接力」登場,搶去不少市場焦點,同時攤薄部分客源及購買力,連帶二手睇樓活動亦受影響。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本周末(5月27日至28日)15個指標屋苑預約睇樓量錄得約361組,較上周末約380組進一步回落約5%,連跌5周。若連同佛誕的公眾假期計,3天計的長周末則共錄得約467組。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懸而未決,拖累港股創出今年新低,亦影響整體投資氛圍及買家入市決心。另一方面,最近大埔白石角新盤銷情亮麗,反映市場購買力豐盈,加上新盤承接旺勢,以吸引價魚貫爭推,相信將繼續引起買家哄搶。在本港投資氣氛平平及部分二手市場購買力流向一手下,難免令睇樓活動受到影響。布少明相信,當美國解決債務上限問題令投資氛圍改善,以及一手買家漸漸回流二手市場,屆時才有望令睇樓活動重新轉趨活躍,帶動二手市場重現「丁財兩旺」的局面。短期而言,相信一手將繼續主導大市,二手則維持鞏固。 (SY)
中原地產周四公布研究報告顯示,中原估價指數(主要銀行)CVI上周輕微跌穿60點好淡分界區間後,今周重返60點以上,最新報62.5點,較上周升3.62點,終止6周連跌反彈。報告提到,本地拆息仍然高企4厘以上,而且6月中旬美國議息,利率走勢成市場焦點,未來CVI走向需密切關注。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表示,銀行按揭估價取態趨向謹慎保守,卻沒有悲觀看淡樓市,預示短期樓價繼續反覆爭持,未有轉勢大跌的信號。報告指出,今年3月美國爆發銀行危機後,CVI由90點以上高位逐步回落至60點附近,下降趨勢明顯,反映本港銀行積極控制借貸風險,同期CCL亦由168點回軟至165點水平,暫時5周計累跌0.97%。(JC)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7.91點,按周升0.68%,連升3周共1.71%。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本周指數是反映5月4日美國聯儲局加息0.25厘及本地主要銀行加息0.125厘當周的市況。在美國議息前,本港銀行率先調高按揭現金回贈優惠,有助抵銷部份加息的影響,而且市場憧憬加息周期結束,樓價短暫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