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035.02
    -77.14 (-0.20%)
     
  • 標普 500

    5,457.84
    -11.46 (-0.21%)
     
  • 納指

    17,728.51
    +10.85 (+0.06%)
     
  • Vix指數

    12.85
    +0.01 (+0.08%)
     
  • 富時100

    8,232.16
    -15.63 (-0.19%)
     
  • 紐約期油

    80.88
    +0.05 (+0.06%)
     
  • 金價

    2,310.40
    -20.40 (-0.88%)
     
  • 美元

    7.8083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3 (-0.62%)
     
  • 歐元

    8.3383
    -0.0270 (-0.32%)
     
  • Bitcoin

    61,286.79
    -212.36 (-0.35%)
     
  • CMC Crypto 200

    1,278.81
    -4.97 (-0.39%)
     

中國全國「兩會」明天揭幕 有五大看點

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周日(3 日)表示,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將於 3 月 4 日下午 3 時在人民大會堂揭幕,3 月 10 日上午閉幕。

據《央視》報導,大會主要議程是:

1. 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2. 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

3. 審議通過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政治決議、關於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關於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定周一下午 2 時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登場。

以下是《新華社》列出的今年「兩會」五大看點:

今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各地「兩會」釋出的訊息顯示,多地將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定在不低於 5%。

「要綜合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等需要,與『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提出符合潛在水準又屬於合理區間的經濟增長目標,更要關注增長成色和品質。」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說。

重點領域改革

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落實金融體制改革…… 今年諸多重點領域改革任務,將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焦點。

「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迫在眉睫。」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說,要從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針對反映強烈的限定交易、歧視性規定等突出問題,政府要增強執法打擊力道。

廣告

新質生產力如何持續「上新」?

從去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地方視察時首次提出,到今年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新」字頻現,「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社會關注度極高的熱詞,全國「兩會」期間將繼續引發熱議。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布局未來、創造未來、競爭未來。」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說,新質生產力順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大趨勢,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是科技創新。要著力建立創新安全的技術生態體系、完善開放的產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

民生保障如何更有力道與溫度?

聚焦百姓關切,民生保障如何更有力道與溫度,將是今年全國「兩會」重要議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就業總量壓力不減,大學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是「穩就業」重中之重。

2024 屆大學畢業生規模預估達 1,179 萬人,再增加 21 萬人。多位代表委員建議,要進一步落實社保補貼、吸納就業補貼等政策,激勵經營主體鞏固就業「存量」,擴大就業「增量」。

代表委員並說,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見習品質,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重點加強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等就業困難畢業生群體幫扶。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總支書記馬銀萍建議,因地制宜,發展勞務市場或零工市場。緊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鄉村振興等領域對勞動力的需求,展開訂單式、項目制培訓,有效幫助農民工就業。

如何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張軍擴表示,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地緣政治博弈不斷加劇背景下,中國以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確定性,因應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顯得尤為重要。

「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最核心特徵之一,就是制度型開放。」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說,今年全國「兩會」如何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備受各界關注。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