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8,967.16
    -145.00 (-0.37%)
     
  • 標普 500

    5,466.71
    -2.59 (-0.05%)
     
  • 納指

    17,767.08
    +49.43 (+0.28%)
     
  • Vix指數

    12.95
    +0.11 (+0.85%)
     
  • 富時100

    8,219.87
    -27.92 (-0.34%)
     
  • 紐約期油

    81.04
    +0.21 (+0.26%)
     
  • 金價

    2,310.00
    -20.80 (-0.89%)
     
  • 美元

    7.8083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02
    +0.0006 (+0.06%)
     
  • 日圓

    0.0484
    -0.0003 (-0.51%)
     
  • 歐元

    8.3449
    -0.0204 (-0.24%)
     
  • Bitcoin

    61,941.14
    +671.79 (+1.10%)
     
  • CMC Crypto 200

    1,281.19
    -2.59 (-0.20%)
     

【基金人語】中國AI應用優於歐美

【基金人語】中國AI應用優於歐美

美國與其盟友各方面圍堵中國,儼然進入第三次世界大戰般,只是戰場集中於科技、金融、貿易、外交等領域。中國除有「世界工廠」之稱,科技發展毫不遜色於歐美,如航空、太空、南北極、深海等探索,當然歐美在科技、軍事、經濟、結盟等仍佔優。近期美國縱容以色列野蠻式殲滅哈馬斯,以色列更不惜錯殺巴勒斯坦平民、無視國際呼籲,民主制度似乎走到盡頭?看今年美國總統大選便可知一二。

科技發展必須依賴先進晶片業,但美國全數從外地輸入,美國半導體龍頭之一的Intel早已不復當年勇,輝達(Nvidia)掌舵人亦為美籍華人,目前晶片業「一哥」乃台積電,難怪台股及美股屢創新高,日本、南韓、中國等緊隨其後,而荷蘭則為光刻機之首。

美國為獲得先進晶片供應,除要求台積電再次於美國投資興建兩間晶片廠外,台積電亦在日本建立晶片廠。倘若日後台灣與祖國統一,美國已要求台積電及荷蘭ASML可以遙控關機,甚至毀滅台灣本土晶片業,絕不容許中國擁有先進晶片,否則中國必定於人工智能(AI)、國防、科技、醫藥等領域迅速超越歐美,這解釋了為何美國作出各式各樣的部署。那麼,中國又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人才及資金帶動各行各業發展,許多內地人出洋留學深造,並成為科技或其他領域專才。近年中美博弈,這些專才在海外待遇一般,欲回流內地發展,尤其是年輕人,他們不少都喜歡香港及大灣區的環境,這不但有助香港補充部分因移民潮流失的人才,還為大灣區及香港注入人才及資源等新動力。

廣告

中央政府執行能力一向非常強,亦擁有龐大資金,此為美國畏懼中國崛起的原因之一。近日中央成立國家大基金三期,規模屬歷來最巨大,動用3440億元人民幣支持晶片業發展。中央在2014年及2019年已分別注入1387億及2041億元人民幣到首兩期基金,集中投資設備和材料領域。大基金第三期除延續支援這些投資外,預期還可能把HBM等高附加值DRAM晶片列為重點投資對象。現時半導體分為下列三大領域︰

.高精尖︰技術最尖端;

.特色︰按企業特殊要求度身定製;

.成熟市場︰普及而標準產品。

相信大基金三期應集中投資於高精尖端技術,因屬於高利潤、大規模,是各國爭奪的目標,故極依賴雄厚資本支撐,需要科技巨企、資本市場甚至一國之力相互協調支援才可達成。

擁巨量數據 推動機器學習

中國AI與西方最大區別為應用。中國擁有數百個基礎模型,因競爭非常激烈,導致極低費用,甚至免費,同時吸引更多內地中小型企業及各行各業致力探索如何充分發揮生成式AI,透過中國14億人應用,以最實質、迅速、有效、低成本達到目的。

記得早年以「摸着石頭過河」探索改革開放道路,如今中國急速發展讓全球驚嘆,宜利用此精神,探索未來AI在各行各業及企業發展的路途,冀望百花齊放,領導全球。

雖然中國短期遇到挑戰重重,幸而擁有全球最大市場、最大中產消費群、最強執行力等,應用極大量數據,有助推動模型不斷學習和創新,如應用端獲取客戶真實需求及相關問題後,可持續改善及教育大模型,並推動基礎模型技術反覆運算。未來超級應用誕生後,便可產生大量數據生成,故毋須憂慮現有數據使用完畢。

現時中國利率較低,借貸成本遠低於內地經濟增長,可協助中國發債或集資供科研等用途。反觀美國利率頗高,借貸成本亦高於經濟增長,預料赤字持續嚴重,美元必定難以支撐下去,這亦解釋了為何黃金價格屢創新高。

一如中國電動車及太陽能行業,目前內地AI及相關服務如雲端等爆發減價戰,AI愈普及、所生成的數據愈多,各行各業滲透率成數提高,速度更快捷,應有助提升效率、利潤及服務質素,還可減少生產消耗及精準推動環保,例如︰

.蘋果加入AI功能,總結通話錄音轉換為文字,或可提高iPhone 16的銷售和利潤,卻毋須減價促銷;

.近期聯想(00992)因AI與PC結合而提升目標價和改善毛利率;

.電動車注入AI元素,現時中國容許Tesla利用內地數據推行全自動駕駛功能(FSD),有助提升其競爭力,既不需減價,還可收取附加費用。若把這些數據供美國或其他地區使用,中國應可於這方面帶領全球;

.其他服務業、餐飲業、護理行業等,可引入機械人代替部分工序。

眾多科技、電商平台及中小型企業利用AI在較短時間接觸更多客戶,應可提高營業額及降低成本,客戶亦可透過B2B及B2C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所需要、優質及高性價比的服務及產品,令普羅大眾極速體驗AI效益。

日圓再貶拖跌人幣 憂釀貨幣戰

中國透過各種AI應用樹立良好示範,各行各業盡展所長,除減省工作外,人們亦可享受更優質生活如旅遊、體育運動、娛樂、教育等,而且價廉物美,內地消費者必然受惠,預料相關發展及利潤空間龐大。

同樣地,未來歐美及其他國家應不能恣意利用國家安全、收集數據等藉口,限制輸入中國產品或中資企業到當地營商。

一般重大發明必須投入龐大資源、資金及時間,大多供國家、軍事用途或大型企業先行應用,及後因愈益普及,才演變為民用。

相反地,現時中國模式着重應用層面,即讓人民率先受惠,大大優於美國大型集團、政黨支持某大企業的理念,相信有助進一步縮短中美這方面的差距。

市場猜測美國容許日圓再度貶值,或因而拖累人民幣下跌,至於會否重演1997至98年亞洲金融風暴引發貨幣戰,繼而迫使亞洲資金再次蜂擁至美國,引發像2000年科技泡沫般的現象?各位必須密切注視及提高警覺!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5月28日,全年回報表現為10.62%,一周微跌0.84%,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910.24%,平均年化回報為8.85%。市場憂慮美國未能減息,債息持續上升,目前靠AI行業及Nvidia支撐美股上升,但能否「單天保至尊」?本周投資組合比例維持不變。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蘋果、聯想、台積電、Nvidia及Tesla,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股份。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fund@pegas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