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3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673.41
    +84.25 (+0.22%)
     
  • 標普 500

    5,460.47
    +28.87 (+0.53%)
     
  • 納指

    17,797.36
    +108.47 (+0.61%)
     
  • Vix指數

    12.68
    +0.02 (+0.16%)
     
  • 富時100

    8,142.15
    -4.71 (-0.06%)
     
  • 紐約期油

    79.72
    +1.27 (+1.62%)
     
  • 金價

    2,330.60
    -18.50 (-0.79%)
     
  • 美元

    7.8102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日圓

    0.0492
    -0.0001 (-0.28%)
     
  • 歐元

    8.3773
    +0.0162 (+0.19%)
     
  • Bitcoin

    65,805.16
    -746.37 (-1.12%)
     
  • CMC Crypto 200

    1,379.26
    -8.90 (-0.64%)
     

每月數百 自製醫療福利

沒有醫療福利的打工仔,面對門診診費急升危機,應考慮購買醫療卡計劃對沖醫療開支上升風險。

今時今日不少企業都會提供醫療福利但仍有一大批打工仔未能享有此福利例如政府或公營機構的合約員工又或自己開公司接job面對門診診金急升他們應考慮購買包括門診診金的醫療保險對沖醫療開支

散工是職場大趨勢

別以為打散工一定是低收入人士,近年大企業及政府機構講求成本效益,寧願以合約制聘用中、高層員工,當業務轉型或相關項目已經完成,便可以隨時調整人手組合。講求員工福利的跨國大公司,在香港開設大中華總部時,亦喜歡以合約制聘用員工,一來可以運用合約制把員工排除在公司的福利網以外,減省營運成本,二來當發展大中華業務觸礁時,亦可以更容易遣散香港團隊員工。

合約工沒有長工般「穩陣」,亦未必十足享有長工的福利,特別是醫療福利,但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往往會把節省福利的資金加在薪金內,並提供約滿酬金,因此不少中、高層合約工賺錢能力絕不遜色於同級長工。至於自組公司接job的打工仔,從事室內設計或籌備活動的一人公司,擁有數個大客搵錢能力媲中層打工仔,承接水電工程的一人公司,在近年人才渴市下更是長做長有。

除了合約工或散工王,職場上還有一批缺乏醫療福利的員工,就是在學校工作的教職員及公務員,前者患病時只可以自費求診,後者雖然有醫療福利,但要到公立醫院求診,結果不少公務員寧願自費到診所求醫。近年私家診所診金連年急升,現在診費連三日藥至少三、四百元,轉季時看多數次醫生確實相當「肉赤」。

選擇醫療卡 留意診所網絡

針對市場上的需求,現時多間保險公司都有推出醫療卡計劃,打工仔參與計劃後可獲發醫療卡,一如享有醫療福利的員工,只要到聯網診所求診,付出數十元自費診金便可獲得門診服務及三天處方藥物,不少計劃更包括專科及中醫門診服務,全年診症次數則按計劃收費及級別而定。

廣告

參考市場上的產品資料,醫療卡計劃年費由千多元至數千元不等,即是享有較高級別的醫療卡服務,每月亦只需要付出數百元。不過打工仔選擇醫療卡計劃時,必須細心留意聯網診所是否包括居所附近的診所,避免病至腳軟時仍要跨區求診,又或居住地區只有一間大排長龍的聯網診所,屆時便要花至少半天時間求診。

除了本地醫療卡計劃,經常要中港兩邊走的打工仔,亦可以考慮購買中國醫療卡保險。內地醫院為防止病人「走數」,設有先收取保證金制度,病人需要先支付保證金或按金才能夠獲得診治,一旦因急病或遇到意外入院,身上又沒有足夠現金,便可能會拖延治療。解決辦法是購買中醫醫療卡保險,這類醫療卡一般覆蓋全國範圍的指定醫院網絡,亦有部分醫療卡只覆蓋廣東省地區。打工仔選購中國醫療卡計劃時,既要看清楚醫院網絡是否包括自己工作地區的醫院,亦要留意會否包括因病入院的費用。現時這類中國醫療卡計劃全年保費五百至七百元有交易,考慮到在內地工作求診的風險,經常往來中港兩地的打工仔花這筆小錢,便可以買個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