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30.30
    -212.60 (-1.25%)
     
  • 國指

    5,761.73
    -95.81 (-1.64%)
     
  • 上證綜指

    3,031.64
    +1.97 (+0.06%)
     
  • 道指

    36,245.50
    +294.60 (+0.82%)
     
  • 標普 500

    4,594.63
    +26.83 (+0.59%)
     
  • 納指

    14,305.03
    +78.83 (+0.55%)
     
  • Vix指數

    12.63
    -0.29 (-2.24%)
     
  • 富時100

    7,529.35
    +75.60 (+1.01%)
     
  • 紐約期油

    74.65
    +0.58 (+0.78%)
     
  • 金價

    2,119.50
    +29.80 (+1.43%)
     
  • 美元

    7.8131
    -0.0010 (-0.01%)
     
  • 人民幣

    0.9130
    0.0000 (0.00%)
     
  • 日圓

    0.0531
    +0.0001 (+0.23%)
     
  • 歐元

    8.4951
    -0.0100 (-0.12%)
     
  • Bitcoin

    40,214.02
    +706.84 (+1.79%)
     
  • CMC Crypto 200

    802.76
    +11.20 (+1.41%)
     

美銀:美股風向即將轉變 價值股和小型股有望鹹魚翻身

美國銀行表示,如果歷史走勢可供借鑑,美國股市的風向即將轉變。

以 Savita Subramanian 為首的美國銀行策略師表示,隨著股市處於商業周期的「復甦」階段,今年以來表現落後的股票,包括價值股和小型股有望跑贏大盤,取代 2023 年主導美股強勢反彈的成長股和大型股。

Savita Subramanian 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從周期的角度來看,過去幾年的情況並不明確,但根據美銀的 Regime 量化模型,仍可發現其相關性。今年 1 月至 6 月是一個低迷階段,投資者紛紛湧向安全的成長股和優質股票。

美銀的 Regime 量化模型追蹤的輸入項包括通膨、國內生產總值 (GDP) 預測、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和各種製造業數據。

美銀指出,從歷史上看,周期的這一階段有利於金融、工業和原材料類股,而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和必需品類股往往表現不佳。

今年以來美股的漲勢在 8 月份陷入停滯,原因是經濟走強,打擊了投資者對聯準會升息已近尾聲的樂觀情緒。美股 9 月份仍表現不佳,但標普 500 指數今年迄今仍上漲了 16% 以上。

美銀的觀點與摩根士丹利形成鮮明對比。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 Michael Wilson 周一再次警告,投資者應關注防禦型股票、工業和能源股的「後周期投資組合」。Wilson 正確預測了 2022 年股市暴跌,但他的悲觀觀點今年迄今未能實現。

華爾街一直在討論今年美股反彈的持久性。Oppenheimer 首席投資策略師 John Stoltzfus 和德意志銀行策略師 Binky Chadha 等人均認為,近期美股的回調是是市場周期的正常組成部分。但 Michael Wilson 認為,近期美股的走勢表明,市場正在趕上疲弱的宏觀經濟基本面。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