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108.71
    -125.38 (-0.73%)
     
  • 國指

    5,982.55
    -43.79 (-0.73%)
     
  • 上證綜指

    2,721.80
    -22.40 (-0.82%)
     
  • 道指

    40,736.96
    -92.63 (-0.23%)
     
  • 標普 500

    5,495.52
    +24.47 (+0.45%)
     
  • 納指

    17,025.88
    +141.28 (+0.84%)
     
  • Vix指數

    19.40
    +0.32 (+1.68%)
     
  • 富時100

    8,211.08
    +5.10 (+0.06%)
     
  • 紐約期油

    67.28
    +1.53 (+2.33%)
     
  • 金價

    2,551.00
    +7.90 (+0.31%)
     
  • 美元

    7.7972
    +0.0006 (+0.01%)
     
  • 人民幣

    0.9115
    -0.0012 (-0.13%)
     
  • 日圓

    0.0548
    +0.0003 (+0.51%)
     
  • 歐元

    8.6181
    +0.0293 (+0.34%)
     
  • Bitcoin

    56,732.22
    -406.02 (-0.71%)
     
  • XRP USD

    0.53
    -0.00 (-0.88%)
     

胡國威專欄|銀行估值急跌 新盤買家的兩難處境

全面撤辣之後,發展商掀起一波劈價潮,導致不少一期業主陷入困境。
全面撤辣之後,發展商掀起一波劈價潮,導致不少一期業主陷入困境。 (CHUNYIP WONG via Getty Images)

「為什麼我沒有看見媒體報道撻訂追差價的個案?」一名《胡‧說樓市》谷友向我們查詢。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由「白食白住」到追差價恐慌

事緣他早年購入一伙九龍區新盤,當時發展商提供了「先住後付」計劃,也就是只需支付少量首期,就能取得鑰匙進駐單位,而成交期則在入住後的某個年份,當然也需支付一定手續費。這些預先繳付的手續費在成交時可以用來償還餘額,變相成交前可說是「白食白住」。

這名買家剛過完蜜月期,開始考慮上會問題,但因為市場轉角影響了物業估值。一個原本購入520多萬元的物業,上月估值已滑落至450萬元,原本他也覺得補差價上會是可行之法,但最近再收到銀行通知,最新估值已滑落至390萬元,與合約價的差額足足有130萬元,因此對於是否應該補差價上會,還是選擇取消交易,他變得相當猶豫,又擔心撻訂後發展商會堅持追討差價,所以向我們查詢。

「正常的,大部分業主都怕得罪發展商而不敢讓傳媒知道,自然媒體也沒有相關報道了!」我回覆。

全面撤辣之後,發展商掀起一波劈價潮,導致不少一期業主陷入困境,面對銀行估價不足,作為業主的他們心情無法安定。差價的問題讓人感到愁煩,可能需要賣掉其他資產套現救樓。即使資金充裕,但補款上會又是否值得呢?若樓價回升,尚且可以一試;但若樓價繼續下滑,又何必要承受負資產的壓力?選擇壯士斷臂,似乎理智,但同樣有可能被發展商追討重售後的差價。

究竟上會的代價大?還是放棄上會的代價更大?
究竟上會的代價大?還是放棄上會的代價更大? (winhorse via Getty Images)

業主面對兩難問題

究竟上會的代價大?還是放棄上會的代價更大?的確,這是一道兩難的問題。

作為房地產資訊平台,過去半年,我們前後收到不少谷友的求助。雖然我們理解他們的心情,但能感受到他們查詢時心懷忐忑,並不如以往那樣坦率,似乎之間隔著一道牆。有些業主明言擔心節外生枝,不敢向我們透露太多;有些業主則擔心我們的報導會令銀行進一步收緊估值,影響日後轉售;也有業主擔心會影響與發展商的談判。

誠然,新聞報導未必對每件事情都有重大影響,畢竟媒體並非壓力團體,絕不會作為任何一方的工具,必須根據守則盡力取得各方回應,努力還原事情的真相。然而,沒有媒體報導是否代表問題不存在?許多事情並非黑白分明,這也是媒體與社會自古以來一直在探討的課題。

胡國威.網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
網站:https://www.wuchatprop.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