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3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45.90
    +33.74 (+0.09%)
     
  • 標普 500

    5,465.72
    -3.58 (-0.07%)
     
  • 納指

    17,743.50
    +25.85 (+0.15%)
     
  • Vix指數

    12.76
    -0.08 (-0.62%)
     
  • 富時100

    8,225.33
    -22.46 (-0.27%)
     
  • 紐約期油

    80.88
    +0.05 (+0.06%)
     
  • 金價

    2,310.20
    -20.60 (-0.88%)
     
  • 美元

    7.8086
    -0.0000 (-0.00%)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日圓

    0.0483
    -0.0003 (-0.66%)
     
  • 歐元

    8.3420
    -0.0233 (-0.28%)
     
  • Bitcoin

    61,224.69
    -226.95 (-0.37%)
     
  • CMC Crypto 200

    1,274.67
    -9.11 (-0.71%)
     

至中分析|投資部署 戒急用忍?|蔡志忠

息口持續高企,今年內還有兩次加息機會,樓市的吸引力變得越來越小。6月份樓市交投淡靜,整體樓宇買賣只錄得約4,000宗成交,創出近年新低。二手樓業主蝕讓個案頻繁,一手樓又紛紛減價促銷,踏入第三季,連港島最強鐵路沿綫皇牌樓盤也要減價開盤,意味着下半年樓價跌幅將更明顯,樓市或已正式步入熊市。

作為樓市評論員,必須如實反映市況。自從當年港府不鼓勵投資物業,努力儲蓄的市民唯有選擇股票或債券等金融產品,大多數人自然是損手爛腳。經過一番兜兜轉轉,還是覺得磚頭比較「穩陣」,許多朋友問我未來投資部署?面對錯綜複雜的內外政經環境,筆者只能用「戒急用忍」四個字作回應。

有人說,內地的土地財政在改革開放的40年發揮了極大作用,如今已經完成歷史任務,只剩下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區改造工程等。這樣的形容,某些方面我是同意的,例如二、三線城市或鄉鎮地區的樓市將會因供應過多而長期不振。然而,另一些一線大城市,如北上廣深或倫敦、新加坡的房價卻依然堅挺,原因是全世界人口都在向大城市移動。

香港也不例外,只是近年移民者眾,人口流出了逾30萬人,加上在港府的管理措施之下,房屋需求變得小一點,價格自然也偏軟一些。港府銳意增加基層房屋,除了開發北部都會區、開展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還有粉嶺高爾夫球場割地興建公屋等,這一切一切,都是在告訴廣大市民,上樓上車不用急,未來供應源源不絕。

小心資源錯配和投資風險

完全同意應該照顧基層民眾的居住需求,不過也要小心資源錯配和投資風險問題。在啟德興建過渡性房屋,會不會使其他偏遠地區的過渡房屋變得不吸引?在粉嶺高爾夫球場撥地興建公屋,有沒有考慮過交通配套和社區設施跟不上?竭力幫助首置者上車置業,甚至如果以按保方式讓他們取得9至10成銀行按揭貸款,怕不怕樓價跌一成後,他們已淪為負資產?

廣告

所謂「針無兩頭利」,如何平衡社會各界利益,港府需要作適當檢討。既要關心基層,也要振興經濟,甚至可以說首先必須搞好經濟,真正做到引進外資企業、吸引外地資金和留住優秀人才。

不是要努力派錢花光儲備,而是要增加港府庫房盈餘,這樣才有能力去關心和幫助基層市民,否則最後都會變成空談。

經歷了社會暴亂、疫情衝擊,以及面對地緣政治風險等,香港可以說歷盡風雨洗禮,經濟復甦需要一點時間。至於樓市,不想見到樓價大幅上下,只希望成交量恢復正常,讓土地拍賣活躍,當局的地產稅收增加。香港必將浴火重生,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大家需要耐心地等待!

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蔡志忠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