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5 小時 1 分鐘
  • 恒指

    17,572.65
    +288.11 (+1.67%)
     
  • 國指

    6,237.52
    +117.15 (+1.91%)
     
  • 上證綜指

    3,074.48
    +21.58 (+0.71%)
     
  • 滬深300

    3,561.12
    +30.83 (+0.87%)
     
  • 美元

    7.8300
    +0.0022 (+0.03%)
     
  • 人民幣

    0.9249
    +0.0006 (+0.06%)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501
    +0.0000 (+0.06%)
     
  • 歐元

    8.3964
    -0.0018 (-0.02%)
     
  • 英鎊

    9.78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3.80
    +0.23 (+0.28%)
     
  • 金價

    2,346.00
    +3.50 (+0.15%)
     
  • Bitcoin

    64,391.43
    +74.28 (+0.12%)
     
  • CMC Crypto 200

    1,391.93
    +9.36 (+0.68%)
     

【地產專題】中區商廈造價續破頂 東九甲廈值博率高

【地產專題】中區商廈造價續破頂 東九甲廈值博率高
【地產專題】中區商廈造價續破頂 東九甲廈值博率高

過去數年中資頻頻以高價購入核心區全幢商廈,甲級商廈造價及租金屢創新高,今年中中環美利道及啟德先後出現新商業地王,商廈業主叫價更心雄,但遇上中央進一步管制資本外流,中資來港大手購入商業項目的步伐似乎有所減慢。戴德梁行香港區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預期未來數月的商廈買賣交投將減少,但中資的承租能力依然強勁,相信如租金有力再上,商廈造價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自2012年,中資持續湧港購入物業,尤其鍾情於商廈市場尋寶。過去5年間中資積極大手吸納本港商廈,起整個商廈市場,當中有不少矚目成交,其中中國恒大(03333)於2015年11月以125億元購入灣仔中國恒大中心(前稱美國萬通大廈),刷新本港全幢商廈歷來最高買賣價紀錄。去年光大集團及光控(00165)以100億元向爪哇(00251)買入灣仔大新金融中心。不過,今年中資大手入市商廈市場的步伐不如以往進取,蕭亮輝解釋,這是由於中央接連收緊外管制,令中資公司較難將資金調出,她們在境外進行大手投資時存在一定障礙,故在海外市場的活躍度減少。

本港發展商天價購地

取而代之,是本港發展商積極以高價購入商業地皮,今年中以來本港錄得多宗創新高商業地皮成交,刺激甲級廈造價連番破頂。包括恒基地產(00012)於今年5 月時, 以市場上限估價232.8億元投得中環美利道停車場的商業用地,每方呎樓面地價高見逾5萬元,當時成為政府賣地史上最貴地皮。約半個月後,上述紀錄由南豐打破,以逾246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2號商業地皮,較市場估值上限還要高逾40%,更較美利道地皮貴約6%,成為本港新地王。

廣告

市場於不足一個月內出現兩大天價商業官地成交,不少業主更為心雄,紛紛調高持有的商廈叫價,甚至封盤不賣,商廈成交量大減。根據土地註冊處數據,今年7月份全港共錄112宗商廈買賣登記,較6月的218宗大幅回落49%,除連跌3個月外,更創今年及8個月以來的新低。蕭亮輝指,由於購入商用物業涉及的買賣金額較大,也要繳付很高的印花稅,近年不少商廈成交,買賣雙方是公司股份轉讓形式交易以避印花稅,同時可節省成本。

中資企業起租金

「這類成交在土地註冊處是看不到的,未必反映到實際的交易狀態及宗數,商廈的成交其實仍活躍。」不過,上述交易方式令交易過程延長,蕭亮輝解釋︰「在未簽任何合約前,要由雙方的律師及會計師對公司的帳目作出詳細調查,整個過程要數個月,較一般物業買賣需要更長時間。」

最近,中資大手買入本港商廈的個案減少,整個市場不如以往般瘋狂,但仍有兩股購買力支持商廈市場,第一股購買力是內地民企,他說︰「中資並不是完全消失,部分民營企業本身已將資金由內地調出來,她們買入的商業項目銀碼也相對較細,約數億至10億元,購入商廈作自用,或拿出部分面積作出租。」第二股購買力來自本地投資者或機構投資者,他指現在市場資金仍十分足裕,部分機構投資者籌集資金後就展開投資,不過上述投資者的入市策略相對審慎。

「她們入市前一向要經過多重研究,在以往的暢旺、講求高買賣速度的市場中較難買到項目,現在商廈項目的價錢已處於高位,如上環信德中心呎價已高於3萬元,私人投資者需要更多時間去消化價錢,要『計好哂數』才買入項目。」他指準買家需要花上數個月的時間去消化高價成交,預期未來數月的商廈買賣交投將減少,但總成交金額會相若。

另一邊廂,中資企業的承租能力依然強勁,據戴德梁行的數據,今年第二季中區(上環、中環及金鐘區)商廈平均租金達126元,中環區最頂級的12座商廈平均租金更達139.2元,創歷史新高,蕭亮輝估計第三季租金將再創新高。上述需求主要受中資企業帶動,「中資公司的承租能力十分強勁,過去數季中資公司佔新租的面積份額平均逾一半,她們一般都願意支付較高的租金。」

他表示,當中以中資銀行最多,她們初來香港會先開辦事處,在金管局發牌後就會開始擴充步伐,「這些中資銀行、金融企業非IFC、友邦金融中心不租,中環IFC這類全層面積有1.8萬至2萬呎的超甲級商廈,已有不少公司輪候,一有單位出租,就會同時有數家公司爭相承租,令這類型超甲級商廈有剛性需求,支持租金之餘,也起租金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中區商廈租金升幅達4.9%,蕭亮輝估計全年租金有望升6%左右,租金有力再上,商廈造價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跨國公搬離中區減成本

值得留意的是,隨着中區商廈租金愈升愈高,不少紮根於中區的跨國公司為避開高昂租金,會選擇外遷,如以往租用中環寫字樓的律師樓、銀行,部分已作出行動,或考慮搬至港島東、甚至有些搬至港島南。誇國公司搬離中區商廈,中資企業隨即填補她們原租用的寫字樓位置,令中區空置率維持低水平,同時也起其他地區的商廈租金。蕭亮輝指,跨國公司選擇將辦公室由中區搬至銅鑼灣及灣仔,以及港島東一帶,上述地區商廈租金今年升幅表現也不俗,其中銅鑼灣及灣仔首兩季已有3.8%升幅,港島南區商廈租金期內更升5.9%;港島東商廈租升幅則約0.9%。

至於東九龍方面,由於該區近年有多項甲級商廈項目落成,為全港最大商廈供應庫,無論是空置率及租金都出現受壓情況,今年上半年租金已逆市下跌0.3%。蕭亮輝指,該區不少新項目於今年第三及第四季取得入伙紙,未來幾個月業主面對更大的壓力,要加快出租步伐,「如果要吸引租客進駐,在租金及整體優惠上要有所提高,對整體租金而言有向下調整壓力,目前東九龍商廈平均呎租約29.7元,估計今年底仍會有約2%下跌空間。」

入市先有防守準備

東九龍未來供應量持續不斷,今年新供應樓面面積約有180萬平方呎,2019年及2021年分別有140萬及130萬平方呎,換言之,今年至2021年的5年間,該區有共約450萬平方呎新增樓面面積供應,即是約4幢半長江中心的面積。蕭亮輝說,業主於取得入伙紙的頭3個月一般沒有太大動作,其後發覺單位出租速度較慢時方會考慮調整租金;因此,商廈在取得入伙紙後半年至九個月,租金調整速度才會較明顯,故該區明年的租金下調壓力會更大。

不過,蕭亮輝認為東九龍的商廈前景可看高,「作為投資者,現在可以物色的項目不多,真正有意出售的項目叫價可能是天價,他們未必想冒這風險。其實現階段購入東九龍商業項目作長投資也未嘗不可,因為該區供應較多,業主叫價相對不算進取,目前呎價只是1.2萬至1.3萬元左右的水平,比住宅呎價還要低。」但他強調,購入東九龍一帶商廈要有「守」的心理準備,「未來供應多,租金面對壓力,買入後持有幾年,短期內較難有理想的租金回報,但配合政府第二商業中心區的概念,長遠而言是好的。」

撰文︰陳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