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314.32
    -372.00 (-0.96%)
     
  • 標普 500

    5,248.04
    -29.47 (-0.56%)
     
  • 納指

    16,700.91
    -34.10 (-0.20%)
     
  • Vix指數

    14.10
    +1.18 (+9.13%)
     
  • 富時100

    8,262.75
    -12.63 (-0.15%)
     
  • 紐約期油

    74.15
    -2.84 (-3.69%)
     
  • 金價

    2,371.30
    +25.50 (+1.09%)
     
  • 美元

    7.8197
    +0.0010 (+0.01%)
     
  • 人民幣

    0.9256
    -0.0001 (-0.01%)
     
  • 日圓

    0.0499
    +0.0004 (+0.83%)
     
  • 歐元

    8.5130
    +0.0324 (+0.38%)
     
  • Bitcoin

    69,127.47
    +1,203.44 (+1.77%)
     
  • CMC Crypto 200

    1,444.85
    -23.08 (-1.53%)
     

中国将增长目标设在5%左右略偏谨慎 李克强卸任前报告“稳字当头”

【彭博】--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他任期内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在近期较为乐观的市场预期的下沿。整体而言,报告基调“稳字当头”,宏观政策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向基本一致。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周日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低于去年的5.5%。在年末年初疫情快速过峰、消费大幅反弹后,市场对复苏的预期受到明显提振,经济学家多预计中国有望将今年GDP增长目标设在5%以上。报告设定的目标相比之下略偏保守,可能显示给应对出口需求、地缘政治及疫情反弹等不确定性留有余地。

彭博此前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去年底政府高层曾经就将GDP目标设在5%左右进行探讨,此后包括近日公布的2月制造业PMI等数据显示经济反弹强劲,据悉也超出领导层预期,政府出台更多经济刺激措施的紧迫性下降。去年受到疫情多发及房地产市场疲弱的影响,中国仅实现了3%的经济增长,创1970年代以来第二低的增速。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GDP增长目标偏保守,应被视作政府愿意容忍的增长下限。他指出,“鉴于政府面临换届,未来几个月的关注点在于新领导人将如何提振私人部门的信心。这比财政和货币政策更重要。”

这是中国调整防疫政策重新开放后的第一次两会,会议也将进行国务院总理及各部部长将换届选举并进行机构改革。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称,考虑到去年经济增长3%远低于设定的5.5%的目标,今年5%的目标可能会被一些投资者解读为一种“务实的态度”,尽管比去年的目标低了一档,但新的目标“表明中国希望恢复增长目标的可信度。”

廣告

他补充说,其他投资者可能认为这个目标看起来非常容易实现,这或许也表明了当局看到了中国经济明显存在的下行风险。

报告同时将财政预算赤字率设在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并继续重视就业形势,提出今年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报告称,要坚持稳字当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同样延续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这一目标高于去年两会确定的3.65万亿元新增额度,但是因为存在盘活结存限额的因素,低于去年略超4万亿元的实际新增规模。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表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防范化解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领域的风险依然是重点,房地产的政策主要就是托底,部分头部房企的资产负债表风险需要控制,防止风险向金融系统蔓延,而对地方政府债务,预计未来隐性和显性债务将合并监管,避免债务频繁到期导致财政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债务成本过高拖垮财政。

--联合报道 Jill Disis、Yujing Liu.

(新增第四段点评、图标,以及更多报告细节)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