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化今年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 考验投资人耐心
【彭博】-- 中国总理李强发出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在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紧缩浪潮中,北京方面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来重振经济增长。然而又一批令人不安的数据考验投资人的耐心,他们担心北京方面慢半拍。
李强本周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讲话时,宣称中国去年能在不依赖“大规模刺激”的情况下实现约5%的增长目标。虽然周三的数据确认经济增长达标,但也显示,中国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通货紧缩期。12月房价创下自2015年起最大跌幅,凸显了房地产低迷的程度。
在把经济发展轨迹描述为成功之际,李强强调,官员们没有为了短期增长而积累长期风险——这暗指北京以往是通过大量举债带动经济增长并为现在过热的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Louis Kuijs表示,北京方面不想给人留下他们非常担心经济增长的印象,他们希望在不采取重大刺激措施的情况下努力实现2024年经济增长。但他们存在低估经济下行压力的风险。
十多年前,火箭筒式经济刺激措施帮助中国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但债务驱动的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并给许多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现在,中共必须弄清楚什么样的刺激措施以及多少刺激措施可以帮助其成功抵御通货紧缩、让房地产危机止跌并实现永续发展。
李强周二在瑞士达沃斯发表演说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下跌。中国周三公布经济数据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创下自2022年10月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天。随着外资抛售股票数量达到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内地基准股指下跌。
香港主要基准股指接近抹去自2022年底重新开放以来的所有涨幅,交易员正设法确立这波跌势的底部。随着对中国长期经济议程的怀疑,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全球基金正日益疏远这个曾是全球投资必备之选的市场。
法国外贸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说,李强“似乎要表明,他有信心中国可以在没有刺激举措的情况下维持这一增长率。但我认为,这并不容易。”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上个月采取措施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但周一却意外维持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不变。
Garcia Herrero表示,如果他们想在今年实现5%的增长率,就需要降息。他补充说,中国可能会犯下与1990年代初日本央行相同的错误,即没有对通货紧缩做出反应。他说,他们需要采取行动。
政府正在考虑其他工具。彭博本周报道,中国据悉考虑今年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合1,390亿美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这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将更多债务从地方政府转向中央预算的迹象。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主要银行平安银行已将41家开发商列入有资格获得融资支持的开发商名单。在中国加大力度试图缓和房企现金短缺问题之际,平安银行之举是金融行业公司如何应对的一个例子。
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已成为经济的阻力。与 2022年相比,去年房地产投资下降了9.6%。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0.9%。法国巴黎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荣静表示,房地产投资的下降肯定还没有触底,她指出,房地产投资是经济最大的下行压力。
尽管电动车等新兴制造业增长惊人,但它们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仍不足以完全取代房地产作为关键增长动力。
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下降,经济更加依赖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一转变需要时间才能完成。
同时,焦点转向政府将依赖多少刺激措施来填补需求的不足。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可能意味着,中国设定更高的预算财政赤字并发行更多债券。
彭博經濟研究
「12月經濟活動疲軟,失業率五個月來首次上升,這些都表明,除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否則經濟疲軟可能會持續到2024年。政府已經在加大財政支持,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採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財政方面。不過,2023年的高基數意味著今年要推動經濟成長將會很難。」
— 彭博經濟學家舒暢和David Qu
完整報告請點擊此處
中国正在考虑的主权债务发行规模将相对有限:中国经济总体价值126万亿元人民币。推出这样的项目或更反映中国正在放弃让地方政府举债更多的增长模式,而非通过大规模刺激来提振经济。
与此同时,央行最近转向其他工具,例如向政策性银行注入低息资金,暗示央行或正加大住房和基建项目的资金支持。
政策制定者仍有空间在2024年稍后采取行动,包括降息和降准。但随着美联储为美国将很快降息的预期降温,中国央行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接受彭博电视台访问时说,这就是所谓的应对式宽松。他们需要更加果断地转向积极宽松,以打破债务-通货紧缩的循环。
原文标题China Downplays Big Stimulus in 2024, Testing Investor Patience
--联合报道 Jiyeun Lee、Tom Hancock、Iris Ouyang.
(增加最後5段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