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57.45
    +402.04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滬深300

    3,738.93
    +66.49 (+1.81%)
     
  • 美元

    7.819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道指

    33,963.84
    -106.58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8 (-0.09%)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英鎊

    9.5700
    -0.0410 (-0.43%)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Bitcoin

    26,587.01
    +8.06 (+0.03%)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中國經濟「弱復甦」 經濟學家:央行6月可能調降利率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央行 6 月可能調降利率,原因是 4、5 月經濟復甦步伐進一步放緩,出現經濟「弱復甦」現象。

數據經濟研究員和卿表示,雖然中國 4、5 月消費、工業生產回升力道很大,但所有人心理都清楚,原因是基數太低,數據與第 1 季相比弱了許多。

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周三也說,中國經濟進入「弱復甦」。她說,經濟周期有四個狀態,從收縮、恢復、擴張到經濟成長放緩四個象限。去年 10~11 月,摩根大通 QMI(量化宏觀指數)顯示,中國經濟觸底反彈,從收縮期進入恢復期,但恢復期在 2 月初又出現一定反覆,可以說是一個相對弱的恢復。

官方定調的說法是,經濟處於復甦階段,但內生動力不強。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周四也表示,5 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冷熱不均:市場供求大幅改善,企業採購和補庫亦較為積極;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就業惡化、價格水準下跌,以及樂觀預期淡化。這種分歧顯示目前經濟成長內生動力不足。

投資人該如何解讀「內生動力不強」呢?和卿說,這代表民間投資還沒起來,居民房貸、車貸等債務支出速度比收入快,手裡可消費的錢不足。於是,「居民消費——企業生產——居民再消費」經濟鏈條還沒自己轉起來,現在中國經濟完全靠財政投資維持這個鏈條。

政府官員要擺脫經濟困境,必須要依靠財政支出無償把居民負債轉移到財政,從而修復居民的資產負債表,盤活上述經濟鏈條。

所以,和卿表示,央行完全有可能透過降息進一步減輕實體企業負債(變相地提高投資收益),並刺激消費,從而提振經濟。

那麼,央行降息能解決問題嗎?和卿說:「不能,但是能減輕經濟復甦的阻力。」

和卿表示,今年還是財政唱主角,貨幣當配角。目前的經濟問題是需求不足,是收入低、債務高,導致居民消費減少。政府推動基建計畫,提出減稅退費等措施,本質上是透過增加居民收入,以置換居民債務。相較下,貨幣寬鬆需要有人借錢、花錢才行。衝擊太大,企業和居民並不願意。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