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券商收缩研究业务 昔日风光无限的分析师如今却面临职业困境
【彭博】-- 中资券商的行业分析师们正处于残酷的处境。
中资券商聘请了数以千计的员工对经济、不同行业及资本市场等进行研究并发布报告,经历了多年扩张之后,当前行业正在面临收缩。
在决定不接受降薪和更严格的业绩考核指标后,国泰君安证券的几位首席分析师近期提出辞职。深圳一家券商一季度裁掉了40%的分析师,并将2023年奖金削减逾50%。其他不少券商正在缩减餐饮和差旅预算以控制成本。
知情人士称,券商研究业务的调整主要因为资本市场长期低迷导致交易佣金减少,而且政府收紧对分析师可发表研究报告内容的严格审查等形势变化。这与几年前的行业繁荣截然不同,当时券商大举招聘,给明星分析师开出的薪酬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140万美元)甚至更高。
“现在全行业降费了之后,这种研究的泡沫就被戳穿了,”前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师、现中阅资本负责人孙建波称。
国泰君安没有回应置评请求。报道采访了近20位行业分析师,因未获授权发表评论或个人薪酬问题等因素而要求匿名。
现年28岁的Amy表示,她2月失去了在上海一家中型券商担任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的工作。她说,她以前所在团队的分析师数量从7人减少到2人。
几周后,她在一家规模较小的证券公司找到了一份薪水低40%的类似工作。“没有选择,”她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得有一份工作,再看看接下来的机会。”
薪酬
长期以来,中资券商一直用交易佣金 —— 即所谓的“派点” —— 而非预测准确性,来评判分析师的研究工作。这种佣金促使券商大举扩充了研究团队,并慷慨地向分析师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中阅资本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的卖方研究分析师数量增长了近70%,目前超过4,800人。中金公司拥有超过300名注册分析师,中信证券拥有近200名研究分析师。
猎头公司伯乐的总监Brook Zhang表示,进入“新财富”等热门排行榜前列的资深分析师,可轻松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年薪。
专注于金融专业人士招聘领域的Zhang表示,拥有10年经验的分析师可获得大约80万元人民币的基本薪资,有5年经验的通常薪资在50万元左右。年终奖通常相当于大约10至12个月的基本薪资;好的时候可以达到24个月,差的时候可能只有3个月。
然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去年末提议下调公募基金佣金费率,并要求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不得通过证券交易佣金支付研究服务等费用。与此同时,在经历三年连跌后,投资者对于中国内地股市的热情有所降温,进而也削弱了对股票研究的需求。
自营交易和投资银行等其他业务的增长也乏力,促使券商削减成本。中国救市措施导致券商自营业务的卖空和净卖出受到限制。过去一年中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也急剧放缓,投行业务收入受到冲击,而且随着北京收紧上市规定并加强对IPO相关违规行为的审查,这种困境料将持续。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资券商利润总额下降逾20%,告别了连续三年的增长。2023年利润进一步下滑3%。
几无唱空
中国的分析师很少给予股票“卖出”评级。他们对在研究报告里发表的言论,也不得不愈发谨慎。
一些负面结论曾引起不必要的公众关注。去年夏天,高盛分析师建议卖出中资银行股,他们的看空观点遭到了中国官方媒体《证券时报》批评。
中金公司在2023年末警告其分析师,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讨论经济或市场形势,都要避免发表负面评论。该行业还曾发生过分析师评选赛事的拉票丑闻。
基金经理们表示,所有这些都降低了中国券商研究的质量。“现在市场上同质化的无效的研究太多了,目前的研究所是当成一个公关部门来做的,实际上注重的是公关,就是到处去拜访,”孙建波说。
令券商处境雪上加霜的是,中国加强金融行业审查,而且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动“共同富裕”,这引发了降薪潮和整个行业节约开支。跨国银行这一年多来也不断裁减专注于中国的工作岗位,华尔街机构的多数亚洲高级投资银行家薪酬也降至近二十年最低。
在一些券商去年缩减了差旅费用后,各机构已加码降成本。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两家中型券商对研究部门整体差旅路演费用总额设置了上限,这意味着一同出差的团队必须分割额度。其中一家券商将招待客户的预算限制在每餐200元人民币,不管人数多少。
香港大学金融教授陈志武表示,中国的分析师往往倾向于发表正面观点,这降低了他们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这会危及他们的工作。
“我认为裁员反映了证券业务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将是永久性的”,而非应对市场低迷的暂时之举,他说。
孙建波表示,庞大的分析师队伍需要缩小。“现在算是过剩的研究产能出清的初级阶段,这个过程会很长很困难,”他补充道。
原文标题Million-Dollar Analyst Jobs at Risk in China Research Pullback
--联合报道 Vicky Wei(彭博全球数据部).
(更新第二个小标题后的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