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342.98
    -120.28 (-0.73%)
     
  • 國指

    5,615.64
    -48.28 (-0.85%)
     
  • 上證綜指

    2,966.21
    -2.73 (-0.09%)
     
  • 道指

    36,054.43
    -70.17 (-0.19%)
     
  • 標普 500

    4,549.34
    -17.84 (-0.39%)
     
  • 納指

    14,146.71
    -83.19 (-0.58%)
     
  • Vix指數

    12.97
    0.00 (0.00%)
     
  • 富時100

    7,492.61
    -22.77 (-0.30%)
     
  • 紐約期油

    69.92
    +0.54 (+0.78%)
     
  • 金價

    2,046.80
    -1.10 (-0.05%)
     
  • 美元

    7.8127
    +0.0029 (+0.04%)
     
  • 人民幣

    0.9149
    -0.0011 (-0.12%)
     
  • 日圓

    0.0534
    +0.0006 (+1.19%)
     
  • 歐元

    8.4178
    +0.0089 (+0.11%)
     
  • Bitcoin

    43,772.30
    -40.55 (-0.09%)
     
  • CMC Crypto 200

    894.22
    +651.54 (+268.48%)
     

人民幣中間價逾兩月來首次弱於預期 防疫鬆動預期消退後即期匯率轉跌

【彭博】--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兩個多月來首次出現弱於市場預期的情形,同時與市場模型預測水平間的差距也顯著收窄。但隨著市場對動態清零政策鬆動的預期消退,境內外人民幣日內回落,價格圍繞中間價波動。

周一下午時,境內外人民幣隨美元反彈而擴大跌勢,雙雙跌破7.25元後企穩,離岸跌幅一度突破1%。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也回吐了上周五漲幅,周一時彭博模擬的實時CFETS指數跌逾1%,報99.04。

周五時,人民幣即期匯率受動態清零鬆動預期提振而大幅升值,且同日美國就業數據公佈後美元指數大幅回落,參考上日收盤價及一籃子貨幣波動形成的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定於7.2292元,為7個交易日來首次調強,且較市場預測均值7.2287元偏弱5個點。

此前連續47個交易日中,中間價均連續顯著強於市場預期,以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後穩定市場情緒,中間價於會後如期開始重新調弱以收窄同市場匯率之間的差異。隨著全國各地爆發疫情,衛生官員表示中國將堅持嚴格的防疫措施,令市場上周樂觀情緒消退。

「有幾個促成人民幣日內下跌的因素:美元和美債殖利率於亞洲時段結束前重新上漲,中國出口數據弱於預期,加上動態清零政策快要鬆綁的預期有些降溫,」馬來亞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Fiona Lim在採訪中說。

中國日內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雙雙出現逾兩年來首次下滑,需求放緩的態勢加劇。另據彭博根據中國央行數據計算,中國10月末外匯存底環比增加234.72億美元,外匯局並在新聞稿中解釋,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存底規模上升。

北京時間16:43,在岸人民幣盤初下跌0.54%至7.2318元,離岸人民幣下跌0.66%至7.2342元。

「人民幣短期之內可能仍會面臨貶值壓力,因為中美利率差異仍在加劇,廣州等國內城市的疫情封控範圍可能擴大,經濟成長預期仍然疲弱,」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在採訪中說,短期內只要市場不再激進做空人民幣,監管層也就會保持寬容態度。

--聯合報導 Tania Chen、Chester Yung.

(新增第二段日內市況,第5-6段馬來亞策略師評論及數據背景,並更新數據和圖表)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