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327.86
    -318.19 (-1.91%)
     
  • 國指

    5,609.63
    -93.70 (-1.64%)
     
  • 上證綜指

    2,972.30
    -50.62 (-1.67%)
     
  • 道指

    36,062.39
    -142.05 (-0.39%)
     
  • 標普 500

    4,561.68
    -8.10 (-0.18%)
     
  • 納指

    14,211.80
    +26.30 (+0.19%)
     
  • Vix指數

    13.19
    +0.11 (+0.84%)
     
  • 富時100

    7,469.03
    -43.93 (-0.58%)
     
  • 紐約期油

    73.78
    +0.74 (+1.01%)
     
  • 金價

    2,037.60
    -4.60 (-0.23%)
     
  • 美元

    7.8174
    +0.0021 (+0.03%)
     
  • 人民幣

    0.9132
    -0.0001 (-0.01%)
     
  • 日圓

    0.0530
    +0.0001 (+0.23%)
     
  • 歐元

    8.4571
    -0.0072 (-0.09%)
     
  • Bitcoin

    42,208.25
    +654.98 (+1.58%)
     
  • CMC Crypto 200

    864.16
    +3.61 (+0.42%)
     

內銀經營受壓 3年內或降派息

內銀面對艱難的環境,對維持派息有一定壓力。
內銀面對艱難的環境,對維持派息有一定壓力。

內銀上半年收入受壓,惟計提撥備時較「鬆手」保住盈利增長,以派息比率近年保持約三成,本年度派息似乎尚有保證。不過,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有保留,不排除2016年減派息的一幕於3年內重現。

上次4大內銀減派息發生在2016年3月底,涉及2015年度的末期息,該年度淨利息收入倒是沒有下跌,比較突出的是淨息差(淨利息收益率)從2.25至2.92%不等的高水平,插13至26點子,以及不良貸款率急升0.25至0.85個百分點,漲幅最大的農業銀行(01288)對當時形勢的描述是「經濟減速、結構調整、去產能、去槓桿持續推進」,跟現在淨息差創新低、不良率在高速放貸下保持平穩有點不同。

溫認為,現在內銀利潤明顯受壓,尚未反映內房和地方政府貸款撥備的風險,艱難的環境讓其維持派息有一定壓力,要收息有電訊股等更好選擇。內銀只派末期息,減不減派息明年3月才揭曉,更應考慮持貨期間股價升跌機率,問題是前景頗不明朗,既有樓按利率下調,跟定期存息下跌對沖的結果,暫時是未知之數,事關樓按餘額相當龐大,這些陰霾代表投資者現在買入撈底須有心理準備承受股價下行壓力。

減樓按息累淨息差收窄

中金估計,既有樓按下調幅度平均約0.5厘,國民一年供樓少交約2,000億元人民幣,威力等同一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齊減0.1厘,料第四季到明年初有序進行,方式是銀行採發布公告或「批量辦理」等方式降低協商成本。

該行相信,減按息對內銀盈利之影響會在明年體現,以0.5厘為估算基準,淨息差會跌7點子,但經過上周五內銀翌日下調存息,拉勻計減約0.15厘,也會對淨息差有4點子正面影響,還未計及居民「提前還貸」熱潮可能減退。以監管機構重視銀行盈利能力,該行對銀行股的觀點變得更正面。

淨息差受壓的解決之道其實早寫在銀行解釋上半年受壓的原因上。招商銀行(03968)指,「LPR持續下調及有效信貸需求不足,新發放貸款定價繼續下行……居民消費意願仍低迷,收益率較高的信用卡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