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9 小時 10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936.12
    -5.66 (-0.03%)
     
  • 國指

    6,373.48
    -1.18 (-0.02%)
     
  • 上證綜指

    3,015.89
    -16.74 (-0.55%)
     
  • 道指

    38,609.04
    +19.88 (+0.05%)
     
  • 標普 500

    5,446.26
    +14.66 (+0.27%)
     
  • 納指

    17,732.09
    +43.21 (+0.24%)
     
  • Vix指數

    12.79
    +0.13 (+1.03%)
     
  • 富時100

    8,142.15
    -4.71 (-0.06%)
     
  • 紐約期油

    79.50
    +1.05 (+1.34%)
     
  • 金價

    2,329.10
    -20.00 (-0.85%)
     
  • 美元

    7.8103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日圓

    0.0493
    -0.0001 (-0.24%)
     
  • 歐元

    8.3742
    +0.0131 (+0.16%)
     
  • Bitcoin

    65,372.14
    -1,199.50 (-1.80%)
     
  • CMC Crypto 200

    1,369.42
    -18.74 (-1.35%)
     

台北垃圾徵費實施多年 環團指減廢效果顯著倡推循環用商業模式

在台灣,有地區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多年,數年前亦提出於明年全面限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等,至2030年更加全面禁用。 在台港人Johnson,8年前移居台灣,平日棄置垃圾要付費使用專用垃圾袋。他形容當地環保意識強烈,會做好垃圾分類,歸功於當地的宣傳教育。Johnson從事餐飲業,做外賣生意有向客人提供塑膠餐具,現時小批次購入環保餐具測試品質。他認為在落實政策前,有足夠緩衝期很重要,讓持份者逐步適應。 當地的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說,台灣的「走塑」意識高,不過民眾日常購物仍大多講求便捷,市場上亦無很多減塑包裝,甚至無塑膠包裝的消費選項。她認為最有效方法是盡快立法禁用,並加快推動重複使用的商業模式,例如循環使用的飲品杯,這類新型商業模式既起環保作用,亦可帶動新型產業鏈,創造經濟價值。 張凱婷表示,台北及新北的垃圾徵費措施,帶來顯著的垃圾減量效果,未來可探討擴展至台灣其他地區,加強資源做好源頭減廢。 台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表示,台北當年推行垃圾徵費初期,曾遇到很大反對聲音和亂象。政策推行多年,現時回收率明顯提升,人均垃圾棄置量下降,認為環保政策都要先推行才見到成效,初時必定具挑戰。 葉欣誠說,核心在於公眾認為垃圾太多是否要解決,而解決問題要付出代價。他說在香港觀察過,不同種類的垃圾都棄置到垃圾車內,要作為國際化城市,香港宜仿傚歐美國際城市,著力減少廢物棄置量。他又說,推動社會追求ESG,即是環境、社會和管治理念,要提供誘因,重點在於是否價格相宜、省錢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