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6 小時 5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651.15
    +366.65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0 (+2.02%)
     
  • Vix指數

    15.03
    -0.34 (-2.21%)
     
  • 富時100

    8,139.83
    +60.97 (+0.75%)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Bitcoin

    63,757.13
    +698.60 (+1.11%)
     
  • CMC Crypto 200

    1,393.67
    -2.87 (-0.21%)
     

地積比「吸星大法」!發展商土地增值 屏風樓再現?

城規會推出地積比率轉移先導計劃,可將零碎或價值低的地皮,猶如《笑傲江湖》「吸星大法」轉移至另一地盤,價值低的地皮轉移到貴價地段,大大增加發展商的盈利空間;但政策是否有利保育古跡、以及地積比增加會否導致屏風樓再現,引起各方關注。

地積比轉移試驗計劃實施後,近七十年歷史的佐敦「八文樓」文華新村,料將可落實重建。(Getty)
地積比轉移試驗計劃實施後,近七十年歷史的佐敦「八文樓」文華新村,料將可落實重建。(Getty) (Derek Yung via Getty Images)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平地換貴地 增發展誘因

城規會首先在油麻地和旺角的重建項目作試點推行,容許土地之間轉移地積比率,實行至2025年再作檢討。由於區內舊樓多,不少舊樓地盤偏細,預料計劃可以大大增加發展商參與市區重建的誘因,用零散的地皮加入大型項目地盤。雖然當局強調用「平價地換貴地」要補地價,但在協同效應,發展商的平均開發成本,肯定比發展蚊型地盤為低。

計劃對發展商未來另一個吸引之處,是容許住宅和非住宅互換,假設有一發展商持有若干商廈物業,眼見目前商廈空置率創新高,發展商可將地積比注入其他住宅地,雖然發展商需要補地價,但起碼住宅市場有基本需求,除笨有精。

舊區樓宇細小、地盤細,即使進行重建,難度高、投資回報低,令發展商卻步。(Getty)
舊區樓宇細小、地盤細,即使進行重建,難度高、投資回報低,令發展商卻步。(Getty) (DoctorEgg via Getty Images)

料佐敦「八文樓」倒賺300億

除了轉移地皮,接收地積比的地盤更可以增加樓面面積30%,令優質地皮進一步增值 ,可望加速推行重建項目。以佐敦「八文樓」文華新村為例,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去年曾經表示,旗下具潛力的項目已發展得七七八八,唯獨是八文樓等欠缺回報誘因;若採用轉移地積比等新規劃工具,八文樓可從虧蝕400億元變倒賺最多300億元,即時受惠政策。

地積比突然增加三成,在發展商「用到盡」的思維下,屏風樓或會重現,最終會否影響附近居民,就要視乎當局如何把關。

小型地皮窒礙重建意欲

事實上舊樓重建其中一個障礙,是不少物業地盤細小,重建不含成本效益,以去年底成交的堅尼地城西寧街蚊型住宅地為例,地皮面積僅五千七百餘方呎,又要負責擋土牆保養,發展成本和難度大增,故只能低估值下限一成、即方呎地價9500元成交;三年前旺角新填地街及上海街2718方呎蚊型住宅地,成交樓面呎價僅3512元,創市區十六年新低,除了是因應市況變遷,亦反映地皮細、難發展,所以發展商出價保守。

昔日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甚具特色;被長實收購後,興建為名城等住宅項目。上圖攝於約1965年。 (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昔日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甚具特色;被長實收購後,興建為名城等住宅項目。上圖攝於約1965年。 (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Archive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萬金油花園內有十八層地獄、神話故事等雕像壁畫,圖為《西遊記》孫悟空取西經的故事。攝於1968年7月。 (United Archives/Hanna Seidel/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萬金油花園內有十八層地獄、神話故事等雕像壁畫,圖為《西遊記》孫悟空取西經的故事。攝於1968年7月。 (United Archives/Hanna Seidel/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United Archives via Getty Images)
萬金油花園在2002年夷平,興建為住宅大廈。(Getty)
萬金油花園在2002年夷平,興建為住宅大廈。(Getty) (Kin Cheung / reuters)

外國流行地積比轉移 保育古跡

外國也流行類似地積比轉移的做法,但與香港不同,不少將關注點在於保育之上,而非用盡土地商業價值。香港昔日有很多值得保育的歷史建築,例如大坑虎豹別墅萬金油花園,其中式塔樓、勾脷筋、炸油鑊、十八層地獄、陰曹地府,令參觀過的港人印象深刻,不過已拆卸先後建為名門等多個私人屋苑;如今要欣賞到這些傳統特色,就要到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的萬金油花園,令人感慨。目前全港約有一千棟已評約歷史建築,另有一百多棟等待評級,近6成半屬私人擁有,31幢已評級建築遭被卸,如果地積比轉移能普及應用,未來或有保留更多古跡的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