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2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021.31
    +16.31 (+0.10%)
     
  • 國指

    6,010.64
    -5.87 (-0.10%)
     
  • 上證綜指

    2,890.90
    +4.16 (+0.14%)
     
  • 道指

    40,589.34
    +654.24 (+1.64%)
     
  • 標普 500

    5,459.10
    +59.88 (+1.11%)
     
  • 納指

    17,357.88
    +176.18 (+1.03%)
     
  • Vix指數

    16.39
    -2.07 (-11.21%)
     
  • 富時100

    8,285.71
    +99.36 (+1.21%)
     
  • 紐約期油

    76.44
    -0.72 (-0.93%)
     
  • 金價

    2,385.70
    +4.70 (+0.20%)
     
  • 美元

    7.8066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2
    +0.0025 (+0.27%)
     
  • 日圓

    0.0505
    +0.0000 (+0.04%)
     
  • 歐元

    8.4776
    +0.0117 (+0.14%)
     
  • Bitcoin

    68,148.88
    +128.49 (+0.19%)
     
  • CMC Crypto 200

    1,377.64
    +47.03 (+3.53%)
     

【基金人語】比亞迪高增長 威脅豐田地位

【基金人語】比亞迪高增長 威脅豐田地位

最近澳洲麥格理銀行發表其對汽車行業的看法,認為比亞迪(1211.HK)將成為「下一間豐田」,筆者覺得絕不誇張,綜觀目前中國和日本汽車業發展,中國乃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可惜近年日本汽車在內地市場節節敗退,本田及日產等生產廠房紛紛撤出中國,豐田在華銷售亦持續雙位數下跌。

東南亞乃豐田另一主要市場,相信現時正逐漸被中國電動車(EV)蠶食,據悉,豐田與多個東南亞國家政府構建壁壘,冀望盡量保護其在當地的汽車市場份額及銷售量,否則,豐田隨時失去汽車業「全球一哥」的地位,十分容易「樹倒猢猻散」。

傳統汽車供應鏈受衝擊

豐田早已是全球重要汽車生產商之一,並為傳統汽車建立完善和複雜供應鏈系統,相關企業如日本電裝(Denso)主力製造汽車零件、火嘴等,電動車卻不需要發動機、波箱、點火系統,即未來許多傳統汽車零件根本不適用,試問豐田旗下龐大產業鏈及供應鏈如何生存下去?

展望相關業務愈益減少,資源不足勢必「出亂子」!例如早前豐田旗下數個品牌汽車出現質量問題,或掀起了序幕。事實上,日本多家車廠如萬事得、本田、鈴木在車輛認證申請被指偽造及數據造假情況,豐田共有3個汽車型號暫停交付,日本國土交通省直言對日本汽車聲譽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豐田汽車業務發展和表現一直非常出色,除款式眾多外,更以耐用見稱,許多工商業車輛(俗稱搵食車)包括的士與貨車大多選用豐田,其維修成本較低及損壞少,近年豐田推出高端品牌凌志(Lexus)及七人車Alphard,從過去貨車框架一直發展至豪華七人車,售價由10萬至20萬元不等,到近年售價超過百萬元,為豐田帶來非常豐厚利潤,配上Lexus品牌,相關售價更高。

廣告

多年來筆者為Alphard忠實擁躉,但目前中國電動車質量、價格、軟件及款式優勢眾多,相關維修費用相對便宜,電池則最昂貴,使用6至7年便需要更換,約花費6萬至7萬元;由於電費較便宜,許多商場或停車場均設有免費充電服務,協助車主們節省養車費用;畢竟性價比高,未來筆者都會考慮改為使用電動七人車。

日本汽車外殼和鋼水較差一向為人詬病,內地或歐洲汽車質量則較佳,故豐田生產特種汽車與之抗衡,製造混能車款針對電動車不能行走長途路程之弱點,同時另闢蹊徑,發展氫能(目前處於試驗階段,尚未能大量應用),以及拓展固態電池謀與中國競爭。

中國汽車市場龐大及電動車佔比不斷攀升,豐田在內地市場份額卻被蠶食,勢必拖累其銷售及利潤率等下跌,繼而延伸至供應鏈企業,屆時更難走出困局,故豐田最近要求上海政府給予特斯拉(Tesla)在上海設廠的同等待遇,可見豐田欲藉成本優勢繼續奮戰中國市場,目前尚未知悉上海政府最終定案,惟未來勢必影響豐田盈利能力、「全球一哥」地位,甚至品質水平及標準。

反觀中國的電動車則騰飛震撼全球。截至今年6月底,全中國機動車4.4億輛、汽車3.45億輛,新能源汽車只有2472萬輛,佔全國機動車總數5.6%,可見新能源車發展空間巨大,配合政府推出舊換新等資助計劃,大城市開放牌照予電動車在市內行駛,推動上半年新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達439.7萬輛,按年急增39.41%,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6月新能源汽車出口8萬輛,按年增長12%,其中Tesla出口1.17萬輛,比亞迪出口接近2.7萬輛,即多過Tesla逾倍。不過,6月按月出口因歐洲關稅壓力而下跌15%,據悉寶馬在內地生產電動Mini亦必須繳交進口關稅。

另一邊廂,比亞迪透過投資海外設廠規避關稅,除已於匈牙利設廠外,比亞迪也投資10億美元於土耳其建廠,消除土耳其欲徵收中國電動車40%額外關稅之憂慮,所以比亞迪輸往歐洲的關稅率最低,只有17.4%,吉利(0175.HK)及上汽集團分別為19.9%及37.6%,預料其他具實力的電動車廠快將步其後塵。比亞迪並收購泰國經銷商Rever Automotive的20%股權,深化雙方合作及擴展泰國或東南亞市場。

其他海外市場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品牌在以色列電動車市佔率居首,銷量為3.46萬輛,南韓和日本品牌緊隨其後,分別為2.71萬輛和2.31萬輛;中國電動車佔以色列電動車市場達68.31%,比亞迪成為銷售品牌冠軍,亞軍為ATTO 3。去年中國電動車在以色列銷售2.94萬輛,為2022年兩倍,約佔以色列電動車巿場61%份額。

汽車出口至拉丁美洲也以倍數增長,其中巴西半年出口1676億美元刷新紀錄,貿易順差達67.11億美元,上半年貿易盈餘增加至423億美元,去年則為988億美元,乃30年之最,出口增長強勁主要源於商品熱潮帶動,相信巴西經濟繁榮有助帶動電動車進口持續增長。

Tesla超賣 中國EV估值低水

現時豐田市盈率為8.9倍,惟預計未來增幅不大;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市盈率20倍,卻處於高速增長,尤其是出口及內地電動車市佔率等擴展空間龐大。

雖然Tesla加入減價戰,不過其盈利增長優於預期及估值最高,市盈率更達67倍。早前Tesla股東們通過舵手馬斯克的560億美元薪酬方案,馬斯克立即有所表現及刺激Tesla股價大發神威,近3個月飆48%,不但修復今年失地,還有5.57%進賬,其股價現已非常超賣,升勢卻未止。

由此觀之,近期中國電動車企業股價大挫後,估值和股價最便宜,盈利有機會續向上,應可獲得更合理的估值。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7月9日全年表現為11.91%,一周微升0.82%。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比亞迪、吉利及Tesla,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fund@pegas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