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4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24
    -0.0004 (-0.04%)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327
    -0.0078 (-0.09%)
     
  • 英鎊

    9.875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69,765.39
    -867.95 (-1.23%)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外資券商評騰訊背後動機值反思

Nikada via Getty Images

散戶被引導看負面消息

自3月14日至今,恆指出現「有趣」走勢,於3月14和15日二連跌後,於3月16和17日則見二連升,期內十個交易日,如此兩跌兩升反覆出現,最近兩個交易日 (3月24和25日) 就見二連跌,觀乎週末夜期 (3月26日) 收報21,640點,上升267點;反映港股表現的新加坡黑期收報21,621點,上升210點;以及在美國交易的港股預託證券折合的恆指預託收報21,625點,較上周五港股收報21,404點高221點。夜期、黑期和預託均收於21,600點之上,反映今日 (3月28日) 恆指有望高開逾200點,並於升幅保持的情況下,恆指將終止二跌又轉升。

但應留意就算今明兩日為二連升,倘若上述的格局不變,周三和周四再度出現二連跌,將代表恆指仍見「上落市」,未有明確方向。於上兩次市評文章筆者均已表示22,000點為好淡角力的重要關口,至少見連續兩天收高於此位置,才視為造好一方明顯佔優,恆指會見續升,屆時可上望22,500至22,800點。當然,這是投資者最樂見的走勢;可是市場現時傾向關注港股的負面消息,以上周三收市後公佈2021全年業績的騰訊控股 (0700.HK) 為例,截至2021年底的第四季股東應佔溢利和每股盈利較去年第三季同見環比增長高逾1.4倍。

券商分析方向值得相榷

上述明顯是績優表現,若看2021全年業績,溢利和每股盈利則較2020年的均增長逾40%,同樣反映業績表現不俗。但外資券商卻普遍只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數據,表示去年第四季溢利和每股盈利均見環比倒退約20%;全年表示只是持平,傾向認為業績表現欠佳。

廣告

值得反思倘若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數據,參考性不比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供的為高,為何美國證監會堅持要中概股提供財務報表的稿底呢?此外,計算上市公司市盈率時,到底用上的每股盈利是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還是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呢?

看淡卻多予以買入級評

再看投資評級和目標價,筆者認為是「嘆為觀止」,參考12間外資券商評級,有9間是「買入」,包括高盛更是納入「確信買入」名單;摩根士丹利和瑞信則是「增持」和「跑贏大市」;評級最差的是摩根大通,表示「減持」。倘若視騰訊業績欠佳,為何上述佔比高達3/4予以「買入」評級呢?此外,當中有10間券商提供目標價不少於500元,撇除看法最樂觀的兩間,餘下8間介乎500至584元,相對平均值和中位數是550和556元,反映逾半券商看目標價不少於550元。

摩通言行實在耐人尋味

看得最淡的摩根大通,除了予以「減持」評級,目標價亦是12間券商中最低的265元;但其言行實在「耐人尋味」,按更新至3月25日收市的結算數據,於過去60個交易日淨買入股數最多的券商正是摩根大通,接近6,450萬股,較滬深港通南向合共買入約5,511萬股還要多逾一成七。按「T+2」結算按排,數據是反映截至3月23日收市,正是騰訊公佈業績當日。發表看淡言論前卻見大量買入股份,到底是甚麼邏輯呢?面對市場「帶風向式」的引導散戶看偏不看全的手法,這樣還能視為分析嗎?這種立場為先,無視事實全面性,參考價值何在呢?

要壓下恆指,推低大權重成份股的股價最直接,到底是兩隻大型國際金融股,還是三隻大型中資科技股容易被唱淡,相信大家心中有數。於過去五年 (2017至2021年) 之每年最低市盈率介乎14.27至27.27倍,而按上周五收市價356.4元計算,市盈率為12.34倍,較上述範圍下限14.27倍還要低逾一成三,顯然價值已被市場嚴重低估,證明此股又處於非理性被抛售狀態。

參考3月16日股價大升達23.15%,波幅介乎310.4至370.8元,粗略計算本週要下試340元,而參考3月15日低見297元,高一成股價約327元,由此推斷外資造淡一方要令恆指回到21,000點以下,騰訊要被狠抛至不高於330元,故此進取者和謹慎者分別不宜高於340和330元「博撈底」。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