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6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3,507.50
    -158.80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2 (+0.14%)
     
  • Vix指數

    17.52
    +0.18 (+1.04%)
     
  • 富時100

    7,608.08
    +6.23 (+0.08%)
     
  • 紐約期油

    91.06
    +0.27 (+0.30%)
     
  • 金價

    1,859.80
    -6.30 (-0.34%)
     
  • 美元

    7.8309
    +0.0004 (+0.01%)
     
  • 人民幣

    0.9318
    0.0000 (0.00%)
     
  • 日圓

    0.0521
    -0.0001 (-0.23%)
     
  • 歐元

    8.2769
    -0.0021 (-0.03%)
     
  • Bitcoin

    27,926.37
    +891.11 (+3.30%)
     
  • CMC Crypto 200

    600.90
    +22.13 (+3.82%)
     

外資紛棄華 轉攻印度

印度上市公司今年內增發股票募資的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資料圖片)
印度上市公司今年內增發股票募資的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資料圖片)

中國內部經濟面臨眾多挑戰,外資企業亦因為日益增加的地緣政治風險而放慢在中國的投資步伐,其中同屬亞洲人口大國的印度成為最大受惠者,近年錄得大量外國直接投資(FDI)的流入。與此同時,內地資本市場因為房企債務危機而一沉不起之際,印度卻迎來一輪上市公司集資熱潮。摩根大通估計,明年印度股市(新股及上市後融資)的集資額將達到至少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這股投資熱潮更有望延續數年!

推動印度資本市場發展的另一大動力,是中國不爭氣的經濟表現。摩通印度股權資本市場主管Abhinav Bharti說︰「由於中國經濟數據疲軟,許多新興市場基金經理都減持中國股票。無論打算怎樣部署套現後的多餘資金,都需要增持另一個市場……印度正因此而受惠。」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印度上市公司增發股票募資的金額超過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已多過去年全年。Bharti更估計,印度自明年起將會進入新的里程碑,企業每年可以透過一級和二級市場籌集最少300億美元的資金。他還指出,印度企業有意欲發新股籌集資金進行更多投資,而當地的資產管理公司及外國投資者亦對印度股票趨之若鶩。

歐美對中國FDI交易急降

除了資本市場外,跨國企業亦正在把投資從中國轉移至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地。經濟研究顧問機構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報告指出,無論是外國公司還是中國公司都正「積極實現投資多元化,並遠離中國進行採購」。

該機構的調查顯示,歐盟及美國企業對中國的FDI交易數量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目前已跌至約10年前的一半。與之相反是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所錄得的FDI「綠地投資(Green Field Investment)」項目金額近年迅速飆升。當中以印度表現最為強勁,墨西哥次之,明顯見到企業投資偏好的轉變。

所謂「綠地投資」是指從零開始的投資建設項目,一般投資金額較大,回本期更長,但卻會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與之相對的是「棕地投資」,即透過收購、租用現有項目進行營運。

富士康印度投資擬翻倍

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國扎根多年的iPhone代工生產商富士康,亦正在推進印度建廠計劃。該公司管理層最近宣布,計劃把其印度公司的業務規模、僱用人數及FDI都增一倍。雖然未有提供擴大投資的詳情,但有關言論反映出其打算用實際行動押注印度的未來。

隨着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資本市場不振導致金融影響力減少,印度甚至開始嫌棄中國。印度政府前首席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更呼籲,印度應該退出金磚國家聯盟,不應該留在「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俱樂部」,又指金磚國家可能已失去存在意義。

專家:金磚國經濟過氣

Subramanian言詞辛辣地指出,金磚國家只是由「一系列經濟過氣的國家」所組成。他形容「中國的高增長一去不復返,其經濟模式已經崩潰」;俄羅斯則是「一直處於衰落,最近因為戰爭而雪上加霜」;南非要面對如「天文數字」般高企的失業率、政府的管治及財政陷入困境;還有最近加入的阿根廷「又再處於金融崩潰邊緣」等。他又指出,印度是唯一的例外,國內經濟仍在快速增長,長遠前景更在近年顯著改善,由於印度與其他金磚國家已不再有太多共通點,因此應該考慮退出。

中國經濟表現不爭氣,令外商卻步。
中國經濟表現不爭氣,令外商卻步。
各國外商投資未開發項目金額
各國外商投資未開發項目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