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9 小時 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Vix指數

    13.49
    -1.19 (-8.11%)
     
  • 富時100

    8,213.49
    +41.34 (+0.51%)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3999
    +0.0220 (+0.26%)
     
  • Bitcoin

    64,389.00
    +810.81 (+1.28%)
     
  • CMC Crypto 200

    1,337.27
    +60.29 (+4.81%)
     

宏觀視野│重磅好淡消息交纏(邱古奇)

重磅好淡消息交纏
金融市場過去兩周重磅消息接踵而來,消息有4個,3個利淡,1個利好。 (Constantine Johnny via Getty Images)

金融市場過去兩周重磅消息接踵而來,消息有4個,3個利淡,1個利好。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第一個重磅利淡消息是惠譽降低美國長期外幣信用評級,由三條A降一級至AA+,消息令當天亞太和歐美股市急挫,美債孳息率抽升,10年期美債孳息攀至4.12厘見11個月新高。

全球三大評級機構至此只有穆迪還未摘下美國的最高評級。早在2011年,另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率先下調美國評級至AA+,一直至今。標普當年下調評級後,美股標指即日大跌4.8%,其後又有3個交易日跌幅超過4%。理論上評級下跌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孳息率抽升,不過2011年那次降級後,孳息不升反而顯著下跌,10年期美債孳息兩個月內由2.74厘降至52周新低1.72厘。有分析認為,今次降級可能像上次一樣,影響不大而且短暫。

事出必有因,2011年孳息表現反常,相信與當年天災人禍横行有關。翻查2011年國際大事,大家可以見到日本311九級大地震、中東及北非茉莉花革命、歐債危機蔓延、美國經濟疲弱、佔領華爾街行動爆發等等,全球亂象紛陳,資金爭相出逃避險,紛紛轉投所謂「無風險」的美債,才有令債價抽升孳息急降。最怕美債息率搶高

今次情況頗有不同,儘管俄烏戰事曠日持久,所引發的衝擊已漸消退。美國連番加息,但過去隨之而來的新興市場大崩潰今次並未出現,回流美國的資金量也大不如前,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相對不大,資金未見蜂擁買美債。

更重要的是,美國下半年需要標售約1萬億美元國債。雖然美國國債仍是許多機構投資者不能離棄的「無風險」資產,但在評級下降以及供應大增的背景下,投資者要求較高的回報(提高債息)也就不足為奇。美債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美債息率若高漲,企業的借貸成本必然增加,擾亂經濟復甦步伐,大家必須留意債息的去向。

廣告

第二個壞消息是MSCI明晟和貝萊德被指促成美國人投資中國企業,正接受美國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調查;第三個壞消息是大摩調整亞洲及新興市場策略,將MSCI中國及MSCI台灣的配置比重由「超配」(Over weight)下調至「標配」(Equal weight),這個決定,將導致跟蹤MSCI指數的基金及ETF減持中資股。無論是否出於政治因素,這兩件事件均可能導致同一個後果,就是外資特別是美資大舉撤離中國市場,對中港市場而言,其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就在大摩下調中國配置評級後不久,中證監隨即宣布將向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進行現場檢查,看來事件還會繼續發酵。

招式雖老未必無用

至於重磅利好消息,大家都知道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包括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以及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等。

政治局定調後,相關部門先後推出多項措施,例如發改委就出台促消費二十條,住建部要求落實好「認房不認貸」等等。不過消息炒了兩三日後熱度驟降,有分析認為救市措施零散,缺乏新意,驚喜度不足,讓市場失望。

與當年溫總一擲4萬億相比,今次出台的措施確實不夠震撼,一些措施例如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以及各種貨品下鄉等活動,都是見慣見熟的老套路,很難再吸引眼球,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刺激經濟作用,中國現在需要的不再是粗放式的經濟增長,而是優質有序的溫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上次政治局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是在2018年10月,其後上證指數展開大升浪,由2440升至2021年2月高位3731,歷史不一定重演,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相信推動A股市場的措施會陸續出台。

總結而言,政策面利好中港股市,但要留意美國債息去向以及外資的動向,對於中期後市,筆者審慎樂觀。

邱古奇

資深投資者、資深財經專欄作家

本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