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20,309.13
    +116.73 (+0.58%)
     
  • 國指

    6,922.66
    +43.73 (+0.64%)
     
  • 上證綜指

    3,261.25
    +21.19 (+0.65%)
     
  • 道指

    32,893.04
    +175.44 (+0.54%)
     
  • 標普 500

    4,053.29
    +25.48 (+0.63%)
     
  • 納指

    12,006.55
    +80.32 (+0.67%)
     
  • Vix指數

    19.00
    -0.97 (-4.86%)
     
  • 富時100

    7,619.00
    +54.73 (+0.72%)
     
  • 紐約期油

    73.71
    +0.74 (+1.01%)
     
  • 金價

    1,985.90
    +1.40 (+0.07%)
     
  • 美元

    7.8498
    +0.0002 (+0.00%)
     
  • 人民幣

    0.8750
    -0.0017 (-0.19%)
     
  • 日圓

    0.0589
    +0.0001 (+0.08%)
     
  • 歐元

    8.5694
    +0.0609 (+0.72%)
     
  • Bitcoin

    28,582.24
    +214.16 (+0.75%)
     
  • CMC Crypto 200

    620.88
    +1.64 (+0.26%)
     

宏觀視野:歐洲運輸減排 締投資機遇

電動汽車是推動歐洲去碳化重要元素。
電動汽車是推動歐洲去碳化重要元素。

運輸業的有害排放量正在不斷增長,但創新企業可助歐洲實現氣候目標。根據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的數據,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19年下降3.8%,相當於較1990年低24%的水平。然而,歐盟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致較1990年低55%的碳排放量,並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些行業在這方面的進展令人鼓舞,例如能源供應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正在迅速下降。然而,運輸業產生的排放量仍在不斷上升。運輸業顯然不得不在短時間內作出一些重大改變。企業在開發有助實現2050年目標的產品和創新技術方面,將擔當着相當重要的角色。

電動車助公路運輸去碳

困難就在於每種運輸方式控制排放的策略均有所不同。在公路、鐵路、航空業當中,個別行業的減排表現會較其他行業優勝,但由於氣候變化行動最後期限將至,進行去碳化已變得愈來愈迫切。作為投資者,市場或許並未察覺到即將出現的驟變可帶來的機遇規模有多大。因此,藉着把握價格錯配應可在這段時間賺取回報。

在歐洲的運輸溫室氣體排放量當中,約有70%是來自公路運輸,但現在已可利用技術將相關的排放量減低。電動汽車是推動歐洲公路運輸去碳化最重要的元素,當地已有數家汽車製造商正在轉型為領先的電動汽車企業。作為目前技術最先進企業之一的福士汽車,已訂立相當積極的目標,包括在2030年前實現全電動汽車佔歐洲銷售車輛的70%以上,相當於超過一百萬架次。

在燃料方面,亦有其他選擇。芬蘭企業Neste是具全球領導地位的可再生柴油生產商。對比起傳統柴油,可再生柴油能夠減少高達90%的碳排放量。

對於卡車及巴士等重型車輛而言,使用電池並不可行。因此,氫燃料電池將是另一個選擇。雖然現時大部分氫氣是利用污染相對嚴重的天然氣生產,但倘若改以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製造過程便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了。藉生產清除有害排放物催化劑而為人熟知的Johnson Matthey,亦正進軍氫能領域,該集團生產的膜是燃料電池的核心元件。

在所有主要運輸方式當中,鐵路的碳足迹最低。鐵路的碳足迹只是航空運輸的八分之一,同時亦僅為公路運輸的三分之一。歐盟已將2021年定為「歐洲鐵路年」,這項倡議旨在推動鐵路行業的發展,以及支持歐盟實現氣候目標。

氫燃料可推動火車更新

據Statista 2018年的數據顯示,歐洲鐵路網絡中只有54%已實現電氣化,可見電氣化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電氣化發展規模的預期增長亦意味大量創新機會將相繼浮現。研發只會排放水廢氣的氫燃料火車開發商阿爾斯通(Alstom)便是其中一個例子,阿爾斯通的Coradiai Lint是全球首列氫燃料火車,只要一罐氫氣便足以行駛600英里。

隨着鐵路出行的需求日增,營運商將訂購新火車及為現有車隊進行升級,相信投資者可從中物色投資機會。然而,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需要就更棘手的航空業作出行動。

除了生產車用可再生柴油外,Neste亦已將目光投向飛機,研發可持續航空燃料(SAF)。這種燃料利用食品加工行業的廢棄食用油、動物及魚類脂肪廢物生產。比起傳統的噴氣燃料,這種合成燃料能夠減少達8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在向低碳轉型的道路上,不同運輸領域均位處截然不同的階段。若能夠物色到可促進低碳轉型,並且有能力開發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企業,投資者將可從中迎來龐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