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5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29.29
    -328.16 (-1.82%)
     
  • 國指

    6,130.25
    -132.36 (-2.11%)
     
  • 上證綜指

    3,115.61
    -16.82 (-0.54%)
     
  • 道指

    33,968.31
    +4.47 (+0.01%)
     
  • 標普 500

    4,330.34
    +10.28 (+0.24%)
     
  • 納指

    13,251.10
    +39.29 (+0.30%)
     
  • Vix指數

    17.08
    -0.12 (-0.70%)
     
  • 富時100

    7,623.99
    -59.92 (-0.78%)
     
  • 紐約期油

    90.02
    -0.01 (-0.01%)
     
  • 金價

    1,935.50
    -10.10 (-0.52%)
     
  • 美元

    7.8154
    -0.0043 (-0.06%)
     
  • 人民幣

    0.9351
    +0.0024 (+0.26%)
     
  • 日圓

    0.0523
    -0.0002 (-0.34%)
     
  • 歐元

    8.2778
    -0.0522 (-0.63%)
     
  • Bitcoin

    26,363.81
    -210.58 (-0.79%)
     
  • CMC Crypto 200

    563.84
    +4.33 (+0.77%)
     

官方擬檢討「免計容積」的公設項目 賴正鎰:無助降房價

針對內政部擬在 5 月提案修正「建築技術規則」,降低新建案的公設比來達到降低房價,全國商總主席、鄉林 (5531-TW) 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 (15) 日說,缺工缺料等問題已經減少建商利潤,如果將來還要減少公設計價坪數,建商若要經營下去,最後就是被迫拉高單坪售價,這對降低房價沒有幫助。

賴正鎰強調,政府此舉還會增加實價登錄的坪數計算困擾,且二手房與新建案適用法規不同,公設比自然有落差,要怎麼在同一套制度下納管,質疑政府現在根本就是來亂的,應交由市場自行決定就好。

賴正鎰指出,公設多寡跟房價並無絕對關係,通常建案公設區分「小公」、「大公」。「小公」是指建物的兩支樓梯、電梯梯間等設施,即由部分住戶共同分擔的空間;「大公」則包括機電設施、樓與樓之間連通道、門廳、管理室、避難室等,即全體住戶共同分擔,光是這些最基本的大公、小公加起來的公設比,至少要 22% 以上。如果戶數多的大樓社區,大家共同持分,分擔起來其實還好,但若是小基地建案,分攤公設比恐更高。

賴正鎰解釋,過去大樓只要一支逃生梯,後來政府強化消防逃生安全,建築法與消防法等相關法規趨嚴,各樓層與地下室都有防火門等消防設施空間,8 層樓以上建物應設置至少 2 座逃生梯,另 11 層樓以上的大樓還要設立緊急升降梯和排煙室,所以公設比才會拉高到 29% 左右。

此外,為了滿足忙碌的現代人「all in one」的居家休閒需求,住戶想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質,所以建商才規畫社區管理中心與冷藏室、KTV 影音室、閱覽室、健身房、宴會廳、媽媽教室、兒童遊戲室、家教室、牌藝麻將室等休閒型公設,所以基本上新建大樓配比豐富的公設,公設比幾乎都在 35% 左右,建商已經根據建築法規的規定去配比,而且客人也希望在住家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只要客人能接受就好,政府硬是要介入規範,意義不大,還會徒增困擾。

他指出,爭議多的地下室車道由住戶共同分攤的問題,以使用者付費原則是相當合理的,但是政府沒有想到的是,並不是沒有買車位就用不到,因為多數地下室有同時設置蓄水池、垃圾集中站、化糞池或有其他共同使用性,要將車道、車位排除於公設面積勢必引發爭議,至於要攤提多少比例,他認為可以再討論。

賴正鎰強調,共有部分並非虛坪,且多數是為了建築安全或設計所必需,房屋買賣價格是由市場供需而定,共有部分登記只是改變單價的計算方式,對壓低房價沒有幫助,若硬要將公設拿掉朝向實坪制計價,只會把房屋單價拉高,增加實價登錄的亂象與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