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56 分鐘
  • 恒指

    18,155.28
    +392.25 (+2.21%)
     
  • 國指

    6,420.83
    +147.08 (+2.34%)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77
    -0.0046 (-0.06%)
     
  • 人民幣

    0.9257
    +0.0008 (+0.09%)
     
  • 道指

    37,903.29
    +87.37 (+0.23%)
     
  • 標普 500

    5,018.39
    -17.30 (-0.34%)
     
  • 納指

    15,605.48
    -52.34 (-0.33%)
     
  • 日圓

    0.0499
    -0.0002 (-0.46%)
     
  • 歐元

    8.3786
    +0.0001 (+0.00%)
     
  • 英鎊

    9.796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79.51
    +0.51 (+0.65%)
     
  • 金價

    2,326.60
    +15.60 (+0.68%)
     
  • Bitcoin

    57,441.62
    -2,655.09 (-4.42%)
     
  • CMC Crypto 200

    1,257.33
    -81.73 (-6.10%)
     

專欄:華經濟或永無法超越美國

專欄:華經濟或永無法超越美國
專欄:華經濟或永無法超越美國 (Tingshu Wang / reuters)

199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師指出,中國經濟增速之快,到2017年可能會超過美國。

但那並沒有發生。

然而,中國經濟確實迅猛發展,其人口超過10億,似乎令人確信它最終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在2010年,高盛預計中國經濟將在203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經濟學人》則更樂觀,預測這一時刻在2019年便到來。這種轉變,無論何時發生,都將標誌著一個新的經濟超級大國正在崛起。準備挑戰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

現在看來,這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中國經濟下滑,表明在趕及成為經濟超級大國之前,25年的高速增長可能即將結束。中國經濟從未像美國那樣擺脫疫情,而且現在幾乎沒有增長。經濟師現在不再驚嘆中國的經濟奇蹟,而是思考其的困境會否拖累世界其他部分的經濟。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Desmond Lachman最近對路透表示,中國經濟在未來20年內不太可能超越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經濟學家Paul Krugman將中國比作1990年代初的日本。就在那時,日本失控的增長戛然而止,有人擔憂亞洲國家將主宰世界,終究是沒有理據的。

但至少,日本那時已經成為一個富裕的國家,而中國仍然不是,而且可能永遠無法躋身所謂發達經濟體的行列。

中國面對許多結構性和周期性問題,包括人口增長失速,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地位讓給了印度。中國過於依賴債務驅動的房地產項目來推動其增長,這導致了持續的房地產崩潰,某種程度上,這類似於中國的「雷曼兄弟時刻」。

與此同時,中國16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已從2018年的11%上升至目前的21%。那是官方數據,而根據歐亞集團估計,實際青年失業率可能高達46%。

廣告

過去25年來,中共政府多次刺激經濟,擺脫了經濟放緩的局面,但最近的減息和其他措施卻令投資者失望,引發A股急跌。這種放緩可能是長期的。Capital Economics在最新報告中表示:「我們將有一段長時間要與中國的經濟困境共存,投資者將有充足的時間來跟上形勢。」

中國的停滯可能會對全球投資者、美國政界甚至美國大選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

特朗普在2016年首次競選總統時,抱怨中國正在「吃我們的午餐」,理由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作為總統,特朗普對數千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關稅,希望刺激美國製造業的增長,減少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特朗普牽起與中國貿易戰,主要結果增加了美國進口商(包括消費者)的成本,但未能實現其既定目標。

然而,拜登在2021年就任總統後保留了這些關稅,而且他走得更遠。新的出口管制禁止向中國出售某些美國技術,以抑制先進軍事武器的生產。拜登簽署了一系例法案,促進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綠色能源技術,似乎正在將部分投資從中國轉移回美國。美國、日本和韓國之間迅速發展的三邊聯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抗中國在亞洲影響力的經濟堡壘。

中國經濟的走向不僅僅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這是重要的,因為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對近鄰來說日益成為軍事威脅,也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對手。2000年代初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令出口起飛後,許多西方分析認為,隨著資本主義使其變得富裕,中國的共產政府將傾向民主友好。但那並沒有發生。

例如,習近平多次表明不會放棄「武統」台灣。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制裁發動侵略烏克蘭的野蠻戰爭的俄羅斯,中國已成為後者最重要的盟友。它雖然尚未向俄羅斯提供急需的軍事裝備,但它現在是其最大能源客戶,並提供了許多因制裁而難以從其他地方獲得的產品。

美國兩黨政客都咄咄逼人地攻擊中國。競選連任的拜登稱習近平為「獨裁者」,這確不合外交禮儀。特朗普是2024年共和黨總統初選的領先者,儘管他受到 91項刑事指控,但他計劃在重新當選後進一步限制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在共和黨民意調查中遠遠落後於特朗普,他最近公佈了一項以進一步削弱中國經濟實力為中心的經濟願景。

中國並沒有消失在夕陽中。它是一個核大國,亦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世界最大製造國的地位。如果它想有動作,它就繼續有手段。

但中國在其自身體系中也有很多未知的挑戰,可能跟其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對手一樣多。相比之下,美國經濟仍然充滿活力和韌性。

美國的主導地位並沒結束,最少至今還未有。

作者:資深專欄作家 Rick New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