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20,309.13
    +116.73 (+0.58%)
     
  • 國指

    6,922.66
    +43.73 (+0.64%)
     
  • 上證綜指

    3,261.25
    +21.19 (+0.65%)
     
  • 道指

    32,843.50
    +125.90 (+0.38%)
     
  • 標普 500

    4,052.70
    +24.89 (+0.62%)
     
  • 納指

    12,019.89
    +93.66 (+0.79%)
     
  • Vix指數

    19.27
    +0.15 (+0.78%)
     
  • 富時100

    7,619.00
    +54.73 (+0.72%)
     
  • 紐約期油

    73.86
    +0.89 (+1.22%)
     
  • 金價

    1,970.60
    +3.70 (+0.19%)
     
  • 美元

    7.8496
    -0.0001 (-0.00%)
     
  • 人民幣

    0.8749
    -0.0018 (-0.21%)
     
  • 日圓

    0.0590
    +0.0001 (+0.17%)
     
  • 歐元

    8.5681
    +0.0596 (+0.70%)
     
  • Bitcoin

    28,421.37
    +63.52 (+0.22%)
     
  • CMC Crypto 200

    618.03
    -1.21 (-0.20%)
     

小心風險|中資行推期權合約 賭聯滙不脫鈎 罕有售予私銀客 最高回報達14厘

雖然過去曾有基金經理揚言沽空港元,並指港元與美元脫鈎只是時間問題,但市場普遍相信金管局捍衞聯滙制度的決心不變,因此賭聯滙不脫鈎的贏面理論上較高。據報近日就有中資銀行向私人銀行客戶提供美元兌港元「勒式期權」(USDHKD Strangle Options)合約,期內只要聯滙穩守7.75及7.85水平,客戶便可賺取回報率高逾9厘的期權金。

私銀客空倉風險或「無限大」

據《信報》報道指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近期向私人銀行客戶提供上述產品,即代客戶同時賣出12個月的認沽及認購美元權利,每張合約名義價值達1億美元,按當時港滙兌每美元徘徊7.83及1年港元期權引伸波幅約1.4計,合約年度回報率逾9厘,推算客戶抵押予銀行按金僅需約5,000萬港元(槓桿比率逾15倍),只要期內聯滙制度維持不變,客戶便可賺取約400萬港元期權金;若叠加客戶存放銀行的按金獲支付4厘至5厘的定存利息,總回報率更可高達14厘,而銀行則獲近200萬港元手續費。

報道又指,類似期權合約在市場上甚為普遍,但多屬外資或本地銀行之間及機構投資者參與,以作為對沖風險或投資交易工具,而售予私銀客則較為罕見。

值得留意的是,報道提到即使外界對聯滙信心充足,惟萬一情況有變,賣出認沽及認購期權的一方、即有關私銀客戶將面臨「無限大」的潛在空倉風險。

阿克曼曾稱脫鈎僅時間問題

事實上,著名對沖基金經理阿克曼(Bill Ackman)於去年11月曾表示,通過看跌期權持有大量沽空港元倉盤,並認為聯繫滙率對香港不再有意義,港元與美元脫鈎只是時間問題;阿克曼甚至質疑,如果中國是強大及獨立的主權國,為何仍需港元與美元掛鈎。

此外,美國對沖基金海曼資本管理創辦人巴斯(Kyle Bass)早於2016年亦曾揚言沽空港元等亞洲貨幣,其後在2020年又押注港元聯繫滙率制度崩潰,惟每次均告慘敗。

延伸閱讀:中資銀行售「賭聯滙不脫鈎」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