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90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96
    -0.0007 (-0.08%)
     
  • 道指

    39,300.52
    +136.46 (+0.35%)
     
  • 標普 500

    5,500.74
    +17.87 (+0.33%)
     
  • 納指

    17,911.62
    +52.93 (+0.30%)
     
  • 日圓

    0.0485
    +0.0001 (+0.29%)
     
  • 歐元

    8.3564
    -0.0014 (-0.02%)
     
  • 英鎊

    9.870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1.92
    +0.18 (+0.22%)
     
  • 金價

    2,339.80
    +3.20 (+0.14%)
     
  • Bitcoin

    61,535.70
    -190.81 (-0.31%)
     
  • CMC Crypto 200

    1,281.45
    -2.38 (-0.19%)
     

廣達技術長張嘉淵:不做AI就會消失 持續佈局智慧醫療

廣達 (2382-TW) 技術長張嘉淵今 (26) 日在 2024 AI 創新日中表示,所有創新都是為了活下來,否則隨時可能被新科技顛覆,「不做 AI 就會不見」是廣達踏入 AI 領域的原因之一,並透露廣達將持續佈局 AI 在醫學上的應用,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張嘉淵今日以「AI 擴增智慧:引領創新的新前沿」為題演講,說明如何透過與 AI 合作,創造更多的創新。他認為,創新不是為了要破壞別人,所有的破壞性創新,都是為了不讓自己消失。

廣達近期應用 AI 技術推動科學醫療轉型,包含使用 Digital Twin(數位分身),模擬人體試藥的過程。張嘉淵分享廣達將 AI 導入醫療領域時,在技術層面上非常順利,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如何將高科技運用在現實場域。

張嘉淵說明,在真實醫療領域中「信任」非常重要,當有好的高科技工具誕生,醫院能否相信最新科技並使用它。張嘉淵認為醫療領域中的 AI 技術,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解決問題,怎麼用真實世界的資料以及 AI 技術讓診斷更精準,實現遠距醫療。

張嘉淵表示,台灣過去一段時間,AI 來源都來自於 Data Driven(數據驅動),醫院也開始重整資料治理,讓許多過程標準化,提升整體效率。

張嘉淵提到廣達在醫療科技的策略,就是建立一個可以跟不同業界、醫療產業合作的平台,加速智慧醫療的進程。

不過張嘉淵也提醒,未來全球都將面對醫院無法容納過多的患者,以及醫療人員短缺的問題,治療照護的場域,也可能從醫院變成家裡。因此他認為,如何運用科技解決這一大難題值得思考。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