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Vix指數

    12.73
    +0.18 (+1.44%)
     
  • 富時100

    8,212.08
    -13.25 (-0.16%)
     
  • 紐約期油

    81.31
    +0.41 (+0.51%)
     
  • 金價

    2,316.70
    +3.50 (+0.15%)
     
  • 美元

    7.8080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日圓

    0.0484
    +0.0001 (+0.14%)
     
  • 歐元

    8.3469
    +0.0086 (+0.10%)
     
  • Bitcoin

    60,694.45
    -831.67 (-1.35%)
     
  • CMC Crypto 200

    1,262.34
    -3.80 (-0.30%)
     

從京東透視內地網購新格局

筆者在去年11月已經指出阿里巴巴—SW(9988.HK)存在未老先衰風險,京東集團—SW(9618.HK)大有機會步其後塵。今次京東業績呈現營運數據方式,正式確認進入步其後塵。

今次京東呈報營運數據有一大特點。京東首次不再披露活躍年度活躍用戶數。​​年度活躍用戶數指截至相應日期止十二個月至少在京東平台上購買自營產品或第三方寄賣產品一次。2021年全年業績京東還公司年度活躍用戶為5.697億,今次連變幅也沒有提及。是否代表年度活躍用戶錄得負增長,如果果真如是,證實了未老先衰。不過,京東年度活躍用戶還有絲毫增長,又何用不再在文件上披露數據?

新格局一:結構性低增長

上市公司是否公佈營運數據,管理層有絕對自主權。不過,企業減少披露營運數據無疑不符合環境、社會和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這個投資策略。ESG的「G」涉及企業管治的議題。週五(3月10日)京東業績公布後股價跌得特別勁,相信部分反映投資者對於訊息披露水平減少的反應。

在筆者眼中,京東業績呈現內地網購新格局更值得注意。京東作為以活躍用戶計的內地第二大網購平台,其成交總額(GMV)按年增長僅5.6%。阿里巴巴最新一季的淘寶及天貓GMV增長更錄得同比下降。

況且,內地網購市場已經變成結構性低增長。部分是內房銷售淡靜,新屋入伙自然減少,亦減低對電器的需求。故京東的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按年升幅不足1%。

新格局二:電器網購出現競爭

在京東公布業績前夕,推出百億補貼,原來意在抵抗併多多(NASDAQ:PDD)在電器網購的崛起。現時往京東在電器網購有優勢被挑戰,成為內地網購新格局的另一面。

廣告

如果洞悉內地網購市場格局出現如此轉變,相信股價難以重拾高位,但投資者仍要執意趁低吸納京東,筆者只能說句祝你好運。

作者:Steven Cheung

更多內容:

後市利淡風險高 吼逾6厘穩陣收息港股

2008年黑天鵝本質在無知 拆解2023年危機風眼

拆解友邦業績後急跌的可能原因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