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2,959.12
    -1,276.95 (-1.99%)
     
  • CMC Crypto 200

    1,304.48
    -92.06 (-6.59%)
     

復星醫藥疫苖收入降 創新藥及時填補缺口

中國新冠疫情基本結束,加上世衞調整疫苗接種建議,疫苗需求迅間急降,這家曾經賺取新冠紅利的醫藥公司如何自處?

重點:

  • 復星醫藥去年復必泰新冠疫苖銷量下挫三成,加上投資組合損手,拖累淨利潤跌逾兩成

  • 該公司轉型創新藥取得突破,研發新品貢獻百億元營收

陳嘉儀

這家醫藥公司被關了一道門,但另一扇窗已為它打開。

中國綜合製藥集團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剛於3月底交出了一份讓投資者喜憂參半的年度業績,主要因為其新冠疫苖收入大降,但創新藥表現出色,正好填補收入缺口。

復星醫藥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按年增長12.7%,淨利潤則下降21.1%至37.3億元,雖然兩者的表現均遠遜2021年約30%的增長,但公司指淨利潤下降,主要受累於其持有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所致,其中出售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BNTX.US)股份所造成公允價值損失淨影響逾10億元;如果扣除上述非經常性損益,其淨利潤仍然按年上升18.4%至38.8億元。

業績公布後,復星醫藥股價反應不大,連續四個交易日在22港元水平上落,波幅僅約1%,但該股距離2021年8月的82港元高峰,已錄得逾七成跌幅。該公司的最近港股市盈率約14倍,低於其上海交易所股票的23倍,或反映國內投資者對其前景的看法,比起盤踞在港股市場的國際投資者較為樂觀。

復星醫藥主營業務分別為製藥、醫療器械、醫學診斷及醫療健康服務,按業務板塊劃分,去年製藥業務去年貢獻營收308億元,佔總營收超過70%,主要來自新上市產品以及次新品的收入。其中銷售規模超過10億元的製劑單品或系列共5個,分別為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領域治療的漢曲優、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漢利康,新冠口服藥捷倍安阿茲夫定片和肝素系列製劑。

廣告

復必泰和捷倍安都是抗新冠感染產品,前者自2021年3月起分階段銷往港澳台,受惠於新冠疫苗需求強勁,全年銷售約2,200萬劑,帶動製藥業務營收在該年增長32.1%。然而,去年隨著疫情政策變化和接種率達峰,復必泰銷量大跌30%至1,554萬劑;幸好該公司與真實生物聯合開發的捷倍安於7月獲批緊急上市,剛好趕及去年底疫情大流行前推出,並累計售出647萬瓶,抵銷疫苗銷量下降對業績的部分衝擊。

按主要治療領域劃分,去年抗感染核心產品收入85.82億元,按年減少約0.5%,與2021年的120%按年增速比較,跌勢非常明顯。隨著世界衞生組織調整新冠疫苗接種建議,認為非高風險人士不用再打加強針,而且健康兒童無必要接種疫苖,復星醫藥的疫苖銷售恐怕進一步看淡,往後如何填補抗感染產品的營收缺口,將受到市場緊密關注。

營收破百億元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坦言,由於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未來要把一些疫情防控產品轉為常態產品來對待;他同時指出,創新藥板塊新品及次新品保持快速增長,去年創新藥營收突破100億元,在製藥業務中佔比逾30%,因此研發創新產品,並加強部署國際市場,是未來的主要轉型方向。

據財報顯示,去年製藥業務第二大收入來源,是以創新藥為主的抗腫瘤及免疫調節核心產品,營收增長近四成至55.2億元,增幅冠絕其他類型產品。除了反映漢曲優、漢達遠等次新品銷售增長,去年3月始在中國內地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1單抗藥漢斯狀,推出僅大半年已錄得3至5億元收益,潛力相當不俗。今年1月,漢斯狀聯合卡鉑和依託泊苷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再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相信將帶來另一個收入引擎。

事實上,復星醫藥早於2009年嘗試轉型創新藥,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和深度孵化的方式,圍繞腫瘤及免疫調節、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疾病領域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創新藥、抗體藥物、細胞治療技術平台。至2019年,也就是埋首耕耘10年後,首款自主研發的生物類似藥──漢利康終於獲批上市。

往後每年,該公司都有新的生物類似藥和創新藥產品獲批上市,截至去年底已有6款自研創新藥和4款許可引進創新藥獲准於中國和美國銷售,並有多款創新藥物及新適應症被納入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逐步邁向收成期。

此外,復星醫藥近年在美國、歐洲、非洲及印度設藥品臨床及註冊團隊,加強海外藥品註冊申報能力。隨著創新藥產品陸續面世,該公司加速推進國內外生產線朝國際品質體系認證推進,並在全球60多個國家建立了市場推廣和銷售管道,協助海外收入持續增加,去年達139.4億元,佔整體營收近32%。

復星醫藥的擴張策略也贏得券商認同。浙商證券指出,該公司已啟動漢斯狀於美國市場的商業化籌備工作,看好該產品能成功國際化,給予「買入」評級;國金證券也看好該公司旗下漢斯狀、奕凱達、漢利康等產品,認為它們均具有年收入超過20億元的市場潛力,預計今年營收將上升17.3%至516億元,同樣建議「買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