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75.92
    +268.79 (+1.48%)
     
  • 國指

    6,547.29
    +110.20 (+1.71%)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10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64
    +0.0003 (+0.03%)
     
  • 道指

    38,675.68
    +450.02 (+1.18%)
     
  • 標普 500

    5,127.79
    +63.59 (+1.26%)
     
  • 納指

    16,156.33
    +315.37 (+1.99%)
     
  • 日圓

    0.0508
    +0.0002 (+0.45%)
     
  • 歐元

    8.3999
    +0.0220 (+0.26%)
     
  • 英鎊

    9.797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77.99
    -0.96 (-1.22%)
     
  • 金價

    2,310.10
    +0.50 (+0.02%)
     
  • Bitcoin

    63,331.61
    +92.87 (+0.15%)
     
  • CMC Crypto 200

    1,316.89
    +39.91 (+3.13%)
     

雷曼陰影重現歐洲上空 德國警告俄羅斯或引發能源市場崩潰

【彭博】-- 德國警告說,俄羅斯削減歐洲天然氣供應可能引發能源市場崩潰,影響力不亞於當年雷曼兄弟引爆金融危機。

在將德國天然氣風險級別上調至第二高的「警戒」水平後,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表示,由於被迫以高價補平損失的氣量,能源供應商的虧損正在日益增加,對當地公用事業行業及其用戶(包括消費者和企業)可能存在溢出風險。

「如果虧損大到以他們不能承受,那麼整個市場就會在某個時刻崩塌,」 Habeck在柏林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這是能源系統的雷曼效應。」

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史無前例的面臨著企業和消費者能源耗儘的風險。作為對西方制裁的報復,幾個月來俄羅斯總統普丁逐漸減少了對德國的能源供應。上周這個僵局進一步升級,因為莫斯科大幅減少北溪管道的輸氣量,德國冬季能源儲備岌岌可危。

警戒級別的升級加強了對市場的監控,部分燃煤電廠將重新投入運營。按照當前的天然氣流入速度,德國需要116天才能達到滿足90%存儲容量的目標,這意味著整個過程需要到10月中旬才能完成,而每年這個時候家庭需要開始消耗更多天然氣用於取暖。

在警戒階段,政府可以通過立法允許能源公司將成本上漲的影響轉嫁給家庭和企業。 Habeck表示,他暫時會推遲價格調整時間,以觀察市場的反應。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必須走一條崎嶇之路,」他說。 「即使我們還沒有感覺到,但其實已經處於天然氣危機中。」

德國企業很快做出回應。化工巨頭巴斯夫宣布可能因為天然氣價格飆升而實施減產, 寶馬可能從第三方買電,而不是運營自己的燃氣發電廠。

廣告

歐盟的氣候問題負責人Frans Timmermans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稱,這場危機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德國範圍,事實上有12個歐盟成員國受到衝擊,其中10個成員國根據天然氣安全法規發布了預警 。

「天然氣供應完全中斷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真實,」他說。 「所有這些都是俄羅斯破壞我們團結戰略的一部分。」

為何歐洲如此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QuickTake

身兼德國副總理的Habeck表示,由於俄羅斯削減北溪管道的天然氣供應,如果德國不採取額外措施,幾乎不可能在冬季確保充足的天然氣儲量。他擔心在10天維護期從7月11日開始後,該管線可能無法恢復正常容量。

德國一直在急於填滿天然氣存儲設施,但進展緩慢。儲量目前只達到58%左右,能源公司正試圖在11月之前達到政府規定的90%容量目標。

「抑制天然氣供應是普丁對我們的經濟攻擊,」 Habeck說。 「顯然,普丁的策略是試圖加劇不安全感,推高價格,分裂我們這個社會。對此,我們要作出反擊。」

原文標題

Germany Warns of Lehman-Like Contagion From Russian Gas Cuts (3)

原文標題雷曼阴影重现欧洲上空 德国警告俄罗斯或引发能源市场崩溃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